扶蘇有些明白過來,漢武帝選擇將鹽鐵官營,之後的所有王朝,都毫無例外的奉行這種政策,且嚴厲打擊私鹽的原因了。
不僅僅是因為鹽鐵生意,有著巨額的利潤,而是這兩樣物品,實際上與國家大政方針息息相關。
沒有了食鹽,人便會渾身無力,得浮腫病,而鐵器,盡管此時應用還不是十分廣泛,可未來,鐵將會取代青銅,橫行下。
這樣的物品,一旦被私人壟斷,那結果無疑是可怕的。對於國家來,亦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隻不過,要徹底杜絕鹽鐵私人營運,不僅需要官府製定有關的法令,並且執行,更為重要的是技術的進步。
馬克思過,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資本家就敢於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資本就敢於藐視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即便是絞死自己的繩索,資本家也會願意出售。
雖然在這個公元前的世界,資本連萌芽都沒有,地主階級應當還處於新興階級,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可是,道理是相通的。
販賣食鹽的利潤何止百分之三百,五百文一鬥食鹽,這價格比其他地方的食鹽價格,可是翻了十倍都不止。
如此利潤,已然能夠驅使一個人做出這世間任何喪心病狂之事了!
這般想著,扶蘇一行人已然來到了臨淄。
在這個時代,臨淄乃是當世人口聚集眾多的大城池,唯有現如今的鹹陽,以及安邑,大梁能夠與之媲美。
在戰國之時,齊國亦是首屈一指的大國,即便是變法之後的秦國,齊國亦是很長時間與秦國並列,到了後麵,更是並稱東西二帝。
隻不過,五國伐齊,卻是將齊國打的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淪為了二等的國家。
諸侯國之中,隻剩下一個趙國勉強和秦國抗衡。
雖是如此,可是臨淄如今的繁華卻是依舊不減當年,依舊是有著一個四五十萬人口的大都剩
在這個公元前的世界,一個城池的人口能夠達到四五十萬,已然是一個極為恐怖的數字了。
而扶蘇則是一身便衣進入了臨淄,此時亮出身份,扶蘇以為並沒有什麼作用,有過一段民間遊曆的扶蘇深切的知道,在這山東六國故地,秦地的掌控很是微弱。
相反,倘若大張旗鼓的進入臨淄,反倒會讓一些人產生警惕,更是有可能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人盯著,到那時,自己便是格外的被動。
自己在明,敵人潛藏暗處,扶蘇斷然是絕不會容忍這種情況出現的,實在是太過於危險了!
來到這臨淄,扶蘇並未急著去找張良。
想要從四五十萬人口狎聚的城池之中找出一個人來,無疑是大海撈針,若是此人有心躲藏,想要將其找出來,更難。
扶蘇來到這臨淄,首先去的自然是稷門,而稷門最為有名的自是稷下學宮。
如今的稷下學宮已然不複當年的興盛繁華,隨著最後一任稷下學宮的大師荀子的離去以及秦國吞並下的步伐開啟,稷下學宮徹底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