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徐福(1 / 2)

略作思索,扶蘇已然想到一個極好的辦法。

隻不過,這個辦法並非是扶蘇開創,甚至來,這個辦法,他的父皇用起來極為熟練。

就是將這些犯人統統發配到邊陲之地,用來厚實邊陲之地的力量。

在秦朝,有這麼幾類人是處於社會底層的,一個便是贅婿。所以穿越到哪裏做贅婿都不要穿越到秦朝做贅婿,因為這很大的概率是官府上門,將其鎖拿,送到邊塞修地球,要麼是送到南方瘴氣遍布的叢林。

還有便是那些有著大把家貲卻又沒什麼後台背景的富商,這種人在朝廷眼中,就是肥羊,不定期就要宰一波。

除非是卓鼎山、程鄭樂這種山高皇帝遠,朝廷可能沒注意到的富商,才有可能逃脫,而如今,那隻不過是因為有著扶蘇罩著,暫時還沒有什麼事。

倘若扶蘇一倒,隻怕如今這兩個人頃刻間會被吃的渣渣都不剩。

還有巴郡有個巴家,一直無事,而且還得到嬴政的褒獎,那是因為巴家定時給始皇帝上供的原因,要知道秦始皇陵裏的水銀基本上就是這個巴家一手包辦的。

扶蘇親自去過驪山皇陵,如此龐大的皇陵,在其中以水銀做河,勾畫下水流河道,其所耗費的水銀量可想而知有多麼恐怖了!

扶蘇想了想幾個地方,一個是九江,還有褒斜道,最後是北地,這三方都急需要人手。

扶蘇反複權衡,最終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在紙上洋洋灑灑寫出了自己的建議。

他的選擇是褒斜道。因為扶蘇清楚的知道,盡管自己做出如此多的努力,可是要想真正蕩平下的反秦勢力,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這意味著九江,北地最後都很有可能被戰火波及,如此一來,還有什麼必要讓扶蘇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這些地方?

相反,巴蜀之地曆來不被外人所知,若是能夠打通關中和蜀地之間的聯係,使得巴蜀中的糧食兵員源源不斷的運輸出來,這場戰爭,還沒打扶蘇就已然有了六七成的贏麵。

手握巴蜀和關中兩大寶地,意味著扶蘇隻要不被別人一波流,他就始終有著翻盤的本錢。

而褒斜道便是勾連關中和巴蜀的重要通道,所以,扶蘇如此選擇,就十分合理了!

接下來的時日,扶蘇坐在臨淄城中,不過看著從各地發來的奏報,上麵描述著最新的各地的情況,以及各地抄沒的訾產累積達到何種狀態了。

扶蘇粗略的將這些數字彙總了一番,待看到這個數字之時,也是著實被震撼了一把,總計有二十萬金,而其中,還有房屋,田地等訾產尚沒有計算在內。

單單是如此,扶蘇已然相信,即便是嬴政看到這麼一個數字也會笑逐顏開的。

不要以為皇帝富擁四海就不缺錢,事實上,沒有人會覺得自己口袋裏錢多,哪怕這個人是皇帝。

皇帝如果沒錢,具體可以參考崇禎,不管幹什麼事,都會受到掣肘,最後就是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