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整理了一下衣冠,麵色肅然站在扶蘇麵前,躬身一拜:“陛下,臣已經七十有四,處理朝政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故想請陛下憐憫臣,容臣返回故裏,頤養年。”
“臣在此謝陛下隆恩。”李斯跪拜在地。
扶蘇負手而立,顯然對於李斯這一套辭並不買賬,道:“李相,你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臣……”
扶蘇並未讓李斯繼續下去,道:“朕初登皇位,正如馮相所言,朝局不穩,李相此時離去,不怕有負先帝所托麼?”
扶蘇心中無奈,他知道,如今能令李斯改變主意的,恐怕隻有自己那位已經去世的父皇嬴政了。
而他話語之中又暗點馮氏,憑著李斯多年浸淫朝局的經驗,自是不難明白話語之中的意思。
李斯淡淡一笑,道:“區區馮氏,對於陛下而言,何足道哉?”
“臣知道,陛下心中抱負不,未來定能做出一番不俗的事業,臣在這裏,對於陛下而言,亦是一種束縛。”
話語之中,李斯充滿了對於扶蘇的自信,或許這不是對扶蘇的自信,而是對於嬴政看人眼光的自信。
他相信嬴政選擇的人不會有錯。
“李相……”扶蘇話語加重了幾分,顯然並不願意同意此事。
李斯臉上露出微笑,道:“陛下,臣有一人舉薦陛下,是臣師弟張蒼,與臣乃是同門,現如今在朝中擔任禦史,陛下可對其委以重任。”
“其人對於數術鑽研頗深……”
扶蘇揮了揮手,打斷道:“李相,朕知道了。朕會令其做丞相府左丞……”
“然朕希望李相能夠在朝中多留兩三年,至少等朝局平穩,朕無後顧之憂之時,那時丞相在抽身而退。”
“這不僅僅是先帝的希望,也是朕的懇求。”這一刻,扶蘇的姿態放的極低。
李斯皺眉看著扶蘇,他不明白,為何扶蘇執意如此,按照道理來,自己退隱,扶蘇應該喜聞樂見才對,就算是阻攔,也隻不過是做做樣子,可看扶蘇如此,決然不是這麼簡單。
“陛下,這……”李斯頗有些疑惑的看向扶蘇。
扶蘇無奈歎了一口氣,道:“李相,朕欲行變法之事,若無李相相助,此事推行進來,將殊為困難。”
“變法?”李斯有些驚駭的看著扶蘇。
李斯的確沒有想錯,扶蘇的確會做出一番不俗的事業,可是李斯沒有想到扶蘇的氣魄和胸襟竟然是如此廣博。
變法,在這個時代,隻有胸襟遠大,有著宏圖抱負的君主才會動這樣的心思。
例如戰國時代最先拉開變法序幕的魏文侯,之後的齊威王,楚悼王,秦孝公,這些君主皆是一時無兩的英雄豪傑。
同時得益於賢臣相助,皆是令自身國家強大起來。
曾經,嬴政也動過這樣的心思,隻不過那時下初定,百姓連秦法尚且不能適應,何況變法之後形成的法令條文。
盲目變法,反倒是令地方生亂。所以,在很多時候,都是在商鞅設立的那一套製度上打了補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