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鐵官出身的司馬昌現如今倒是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還有兩個富得流油的富商卓鼎山和程鄭樂,也是可以在一旁協助。
在蜀地發展冶鐵事業,可是啥啥都不缺,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要原料有原料……
除此以外,還有著河東地區,大概就相當於後世的山西,優質的煤礦資源極為豐富,後世還因串生了一個比較著名的團體--煤老板。
再之後,就是曾經的韓國所在地,現在大秦的南陽郡,也是大煉鋼鐵的好地方。
戰國時代韓國的強弓勁弩聞名下,便是因為有著一處富饒的鐵礦,可以打造優良的鐵甲兵器。
在這些地方,發展鋼鐵可比關中好上許多,畢竟距離原料產區近,不必大費周折,而且關中地區一旦汙染嚴重,這可是會危及贏氏的統治的。
一直以來,關中可都是秦饒腹心之地,是秦國的大本營,在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對山東六國用兵並非沒有遭受失敗,可是總能很短的時間恢複元氣,有很大原因便是因為關中這一塊寶地。
不僅如此,關中所在之地還是黃河的上遊地區,一旦這裏的植被遭受到破壞,那麼現在清澈見底的大河恐怕就真的會變成每年奪人性命,泛濫成災的黃河了。
後世甚至還在黃河下遊形成了“地上河”的奇景,著實是不可思議。
這等殃及後世子孫的買賣,扶蘇自然是不會做的,這是事關百年的大計。
除此之外,扶蘇則是令工匠們動手,著手改進了土法水泥的配方,這一點,在軍事上亦是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雖然,在九江地區,他已經新建了一支隧營,專門應用於工程建設,,可倘若再有水泥配合,必然是如虎添翼。
一日為寨,三日築城,將會徹徹底底實現,不是一個夢想。
在上林苑的這段時間,少府的協助之下,扶蘇所取得的成果是斐然的。甚至來,扶蘇亦是被先民的智慧所驚歎。
往往扶蘇提出一樣東西,這些少府的工匠就能夠舉一反三,雖然有時候思路不是很對,但這樣的奇思妙想卻是令扶蘇頗為感慨。
正是因為這樣的奇思妙想,人類才得以不斷的進步和發展,而他扶蘇,則是發揮著燈塔般的作用,為這些優秀的工匠,指明一條前行的道路,加速大秦在科技樹上的攀登。
而接下來的這段時間,扶蘇則是將自身投入到了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黑火藥的研製。
這項工程的展開,扶蘇也是反複思慮,猶豫了很久才決定下來實施的。
畢竟這玩意兒扶蘇從來沒做過,要知道在後世火藥可是屬於管禁物品,扶蘇哪能隨意實驗和研製?
不是一些特殊行業的人,壓根就接觸不到這東西的製作。萬幸的是扶蘇知道大致的配方,而且有著足夠的人手,可以進行多次的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