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怎麼取下的?
就是手握授田這個大利器,每打下一處地方,就給當地百姓授發田地,結果軍隊自然是越大越多,即便打沒了也沒啥,要不了多久又重新組織起來一支聲勢浩大的軍隊。
扶蘇雙目微閉,腦海中仿佛思索著什麼,片刻之後,扶蘇睜開眼睛,道:“去將張蒼叫來。”
旋即,扶蘇伏案於桌前,寫些什麼,而在一旁,則擺放著一個算盤。
這是這兩日扶蘇剛剛命人做出來的,而扶蘇伏案所寫內容便是這使用算盤的口訣。
其實起來,算盤這個東西,此時拿出來應該是有些超前了。
畢竟此時的數學還未發展到使用算盤的地步,還處於較為原始的階段,就比如張蒼整理的《九章算術》,堪稱是西漢時期的數學巔峰,當時唯有相應的官吏才會學習,且需要較高的賦。
可是在後世,《九章算術》裏麵的題目,有很多在學裏麵便能夠解決,頂了也就是一些中學內容。
數學沒有得到發展,自然相應的計算工具也是停滯不前,正確的發展順序是數學率先提升,當發現計算效率低下,運轉速度較慢的時候,才會去想著製造一個工具用來加速運算,從而進一步提高數學水平。
扶蘇現在的這種做法可算得上是揠苗助長了,隻不過,這卻必須如此做。
約莫半個時辰之後,張蒼來到了扶蘇麵前,躬身行了一禮。
起來,張蒼其實某種程度上和秦國還有些淵源,他的祖父就是張儀,張儀在秦國與六國爭鋒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不言自明。
變法強盛起來的秦國,欲東出,便會令六國側目,進而抱團,合力對付秦國。可是,張儀卻是用著自己的一張嘴巴,完全攻陷了六國。
使六國之間彼此猜忌,不能合力,縱有合縱,不過隻是虛名,難以對秦國造成真正毀滅性的打擊。
為秦國東出,斡旋出了空間,才有之後秦國一強獨大和兼並六國的基礎。
而張蒼還有個比較有名的親戚,張耳。張耳曾經是魏國信陵君的門客,乃是魏國名士,嬴政曾經還懸賞千金要張耳的人頭。
而張耳和劉邦又是一對好基友,劉邦早年時候,仰慕信陵君,便曾經與張耳相識,後來,劉邦還讓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張耳的兒子張敖。
對於張耳,西漢諸多功臣裏麵,也算是特別優待了。
這些念頭扶蘇腦海中一瞬間劃過,暗暗瞧著張蒼,起來,張蒼也是西漢曆史上的名相了,文景之治有很大的功勞便是因為張蒼。
將數學與統計學運用在治國理政當中,取得了極佳的效果,各級官吏以此為模板,可以清晰無誤的知道下麵的情況,張蒼可謂是有著開創性的意義,隻不過可惜的是和皇帝頂牛,結果隻能以罷相為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