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以外,扶蘇這次變法未曾觸碰的便是軍製,因為很顯然,一旦觸碰軍製,那麼蒙家將是利益最大的受損者。
扶蘇自是不會這麼幹,至少目前來還不能這麼幹。
此時強行變革軍製,無疑是將蒙家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麵,到那時,即便自己有著和蒙氏的聯姻也不校
蒙氏作為朝廷數一數二的存在,屆時將很有可能成為阻撓變法者的領導人物,這是扶蘇所不願意見到的。
變法初步開展,目前來,尚需要蒙氏在背後鼎力支持,為他安穩軍方,故而,扶蘇選擇的暫緩對這方麵的變革。
然後,不變又不行,所以,扶蘇選擇了保留蒙氏的地位和舊有的軍製,另辟蹊徑,以羽林軍和驪山的刑徒軍還有公室子弟組成的軍隊為班底,實行新的軍製。
這樣一來,二者在他的居中調和之下,短時間之內,應該不會爆發大的矛盾,待變法初步完成,到了那時,也就是意味著變革軍製的時機成熟。
扶蘇自是可以放心大膽的改組軍製,使秦軍重新劃歸統一。
欲速則不達,扶蘇對於這個道理也開始有了深刻的體會。變法自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要將變法當成一個長期的,穩定的事業來完成。
隻有穩住節奏,變法才不會有著流產破滅的風險。
此時的扶蘇在鹹陽宮中,設宴款待了師阜。現在的師阜,再也不是當初在路邊黑吃黑的行商了。
而前往北地,為扶蘇調遣軍隊,這件事師阜可算是立下了很大的功勞,而扶蘇設宴招待師阜卻不是因為這件事。
因為師阜從洛陽給扶蘇帶來了一份更大的禮物,裝滿了幾輛大馬車。
是遍及六國的地圖,上麵還寫著密密麻麻的字跡,遵循扶蘇的指示,師阜每每帶著商隊前往一地,便會勘察當地的風土人情,然後將當地的特產以及所稀缺的物品統統羅列出來。
如此一來,師阜他們的商隊不僅總能給當地百姓帶來最適夷商品,同時,也記錄下簾地的道路交通,鄉野習俗。
而扶蘇也得到了最具有價值的情報,隻是看著這些地圖,扶蘇便能想象的出來當地的大致情況如何。
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眼下扶蘇所做的,便是對有可能即將麵對的敵饒了解。
這不禁讓扶蘇想起了後世那支鋼鐵般的隊伍,據當年那支隊伍北上的時候,也是一路打過去,然後快速的翻閱當地的縣誌,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結果隻不過停留了短短一個月都不到的時間,便成功讓當地百姓歸心。
以致於後麵還有百姓自帶盒飯去參軍的,或者參加當地的紅色組織。
扶蘇不覺得在這個封建時代,他麾下的秦軍能做到那些鋼鐵戰士的地步,但起碼學一學經驗,也是有利無害的嘛!
“韓談,令少府的工匠,將這些地圖加緊刊印,並且照此製作出沙盤……”扶蘇幾乎是下意識的便下達了這些命令。
對於秦軍的要求扶蘇也是在逐步提高,就比如如今的羽林軍,就連一個最基礎的兵,也要學習寫字,學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