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策上將府,其根源便是要打造圍繞在自己身邊的一批人。
這個點子直接來源於李唐以及後世的滿清的軍機處。
要知道當初李世民功勞大到封無可封的時候,就是被李淵封為了策上將,並且具有開府資格。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世民才能光明正大的發展班底,拉攏朝臣,最後得以順利實行玄武門之變。
準確來,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之前已經收服了朝中大半的人心,不然的話,即便李世民奪權,也壓根不會被承認。
而這其中,策上將府所發揮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且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設置存在,李世民可以光明正大的培養自己的班底。
而後世滿清的軍機處,其最先發揮的作用便是能夠高效快速的處置軍事上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扶蘇覺得是需要予以保留的。
總不能每次戰事一來,大家還要先放在朝堂上扯皮半,然後拖拖拉拉的開始籌備一係列所需要的資源。
這樣做法實在是與高效的戰爭體係不相吻合,對於資源的處置和利用也太低了!
隻不過,扶蘇同樣不希望發展到滿清那樣子,那就是一個畸形怪胎!
皇帝獨掌生殺大權,固然很爽,但也意味著皇帝犯錯的可能性會增加,畢竟,終究來,皇帝依舊是人,而不是神。
遇到明君尚可,可一旦落到庸君或是昏君手裏,這樣的機構,就是一個禍胎!
所以,作為政治機構的初步嚐試,扶蘇隻能一步步摸索,仔細把握其中的度!
而將蒙恬和李斯拉入其中,一則是為了削減設立策上將府的阻力,而另一則,則是要是策上將府中盡是自己的班底,這未免吃相有些難看了!
現在蒙恬,李斯都在裏麵,這表示他這位皇帝也不會獨掌大權,也會聽從群臣的意見好吧!
到了後麵,自己可以逐步將這其中的人逐步替換成自己的親信,然後讓自己的親信為自己籌謀,大概就相當於後世美帝的智囊團。
除此以外,扶蘇之所以這麼做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現在他繼位的時間還是太短。
而且他所能親信與重用之人,都尚未立功。一個兩個拔擢起來不是什麼問題,一旦提拔的人數太多,占據了高位,隻怕難免朝野非議!
而扶蘇相信,經過這次戰爭之後,大概率所有人都有功勞傍身,到時候扶蘇提拔起來,就不費勁了!
而且,這也未嚐不是一種競爭!
隻有出色的完成了任務,日後才有資格居高位,獲高爵,至於那些能力不行的,隻能一聲對不起了。
群臣皆是有些意外,這些缺中,有些他們熟悉的,有些他們壓根就一點都不知道,還有些雖有些名聲,但壓根在他們看來,不值一提。
章邯這類人在他們看來,就屬於扶蘇的鐵杆,要知道在扶蘇尚是皇子之時,章邯就已經好的和扶蘇穿一條褲子了。
少府之中,不知有多少設計是得益於扶蘇的幫助才最終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