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扶蘇也不打算讓韓成真的執掌實權,這不利於他對於韓成的控製。
而要讓韓成當一個吉祥物,並且還能夠掣肘張良,那毫無疑問,便需要一個極佳的人選在一旁總攬此事。
該派誰去呢?
扶蘇腦海中不斷的思索,首先這個人毋庸置疑要有能力,不然的話,隻怕會被張良耍的團團轉,也掌控不住韓成。
其次,這個人還需要忠心可靠,不然的話,這是給自己找個禍害。
一個個人選在扶蘇腦海中劃過,最後皆是被一一否決。
驀然間,扶蘇想到了劉邦。如果劉邦作為此事的負責人,那麼在能力上幾乎是沒什麼大問題的。
盡管劉邦智謀上比不了張良,可是其他方麵,卻是比張良厲害許多,尤其是對人心的把控上以及對於人才的運用方麵。
這些已然能夠彌補劉邦在智謀上的短板,更為重要的是,劉邦身邊還有著一幫極為得力的兄弟。
隻不過,劉邦的忠心,卻是讓扶蘇有些難以決斷。
畢竟這貨實在是太厚黑了!
為了自己逃命,直接將自己兩個孩子一腳踹下車去,關鍵還不止一次。
後來項羽要烹殺了他老爹,結果劉邦又來了一句“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這樣一個貨要對自己忠心耿耿,那不管怎麼扶蘇都是不會相信的。
隻不過,也未必不能製約。
起碼劉邦現在的家眷都在鹹陽,扶蘇自是不會蠢到和前世項羽一般,用劉邦的家眷去要挾劉邦。
那對劉邦壓根就無效。
隻不過,倘若真走到那一步,扶蘇完全可以利用劉邦的家眷來打擊劉邦的名聲。
畢竟前世劉邦之所以快速取得關中父老的支持,一方麵是項羽太過暴虐,而另一方麵就是劉邦給自己豎立的仁義的人設了。
自己到時候對劉邦的家眷百般優待,劉邦還要反自己,那在下人麵前,怎麼也是不過去的。
而另一方麵,扶蘇自是要對此作出限製,起碼要在劉邦身邊安插一些人手。
一方麵是協助劉邦對付張良,而另一方麵,就是看住劉邦的一雙眼睛了。
想到了此處,扶蘇便知道,這個人選絕不能是和劉邦牽連過深的人,並且對於大秦要絕對的忠誠可靠。
略微思索,扶蘇有了一個人選,李由。
盡管李由現如今在滎陽前線,與吳廣作戰,但李由乃是最佳的人選。
一想到這裏,扶蘇覺得自己的計劃也要稍作修改了。
扶蘇這亦是基於滎陽戰略地位的考量,滎陽日後必然是秦國東出的橋頭堡,需要安放一個更為重量的人物,才能令人放心。
而這個人選,扶蘇已然想到了,蒙毅。
至少扶蘇想不出誰比蒙毅更加適合這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