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用兵方略(1 / 2)

至於聯合起來,總歸有人是不願意摻和進去的。

而既然有人不願意摻和進去,那自然便讓齲心這是否會有人趁著雙方兩敗俱傷之際,從中漁利。

春秋戰國五百年,這五百年間華夏大地上一場又一場戰爭的興起,一個有一個國家滅亡,崛起。

其中的蘊藏的陰謀數不勝數,彼此之間的算計更是精彩絕倫。

尤其是戰國時代,變法浪潮開啟之後,縱橫捭闔,張儀,犀首這等縱橫大家奔走於列國之間,更是將智謀人心拔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此情形之下,即便是借鑒前人經驗,也大概能知道今後的事態會如何發展。

其中或許有諸多不同,但其中所蘊含的道理大體是相通的。

章邯此刻接到了來自扶蘇的書信,讓他就近在敖倉這裏休整,暫緩對山東各地的攻伐。

起來,這是首次以來,扶蘇幹預前線的戰場。

之前扶蘇對於前線將領如何排兵布陣,如何布置全然不過問。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個道理,扶蘇深切的明白其中的利害。

倘若前線將領根據戰場情況製定出了方略,而此時在後方的君王又給出了一個完全相左的方略,這時候,這個將領,是執行還是不執行呢?

執行了,是對前線數萬將士的不負責,不執行,又會招惹君王猜忌前線將領是不是不忠於自己,想要反叛?

這無疑會讓將領陷入兩難境地,一旦陷入憂慮之中,便會露出破綻,給對方以可乘之機。

而章邯亦是明白,扶蘇如此做法,大概是要自己配合其戰略。

而此時大戰結束,要章邯暫緩進兵,原地休整,章邯亦是覺得和自己的戰略不相違背。

章邯用兵本來就是屬於那種謀定而後動,不動則已,動則必要將對麵幹趴下。

而在動之前,章邯自然會做足完全的準備。

倘若戰事不順,那章邯則是會收攏潰兵,重新積蓄力量,等待下一次對方露出破綻,然後發起進攻。

這樣的用兵方略,與其少府令的職位不謀而合。

少府在秦軍的戰爭體係之中,本來就占據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位置,不管是軍械的打造,各種輜重的運輸等等,少府都參與其鄭

即便是糧草的製作,也多半是由少府完成。

誰讓少府在朝廷的所有的架構之中,其力量隻怕略微遜色於丞相府所能調動的力量。

單單少府在冊的奴隸人數就有百萬之眾,如此龐大的人數,即便是丞相府所掌控的力量也做不到。

如果現在誰是下最大的奴隸主,那麼毋庸置疑,一定是扶蘇。

這是奴隸製的餘暉,封建時代才剛剛開啟,很多方麵還殘存這奴隸製的影子,所以,造成如此局麵,並不奇怪。

雖然扶蘇已經大肆赦免了一批,恢複了他們的自由身。可是,那些奴隸,本身並不掌握生產資料,他們所能依托的便是少府。

倘若少府不給他們提供任何生產資料,不過是一場虛偽的解除奴籍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