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毫無疑問,這一點是扶蘇確保師阜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原因。
倘若師阜不可靠,扶蘇還真不敢如此做,畢竟涉及軍隊,馬虎不得,要是有一絲一毫的問題,扶蘇都不會這麼做。
有了韓談,陳平這等專業的情報係統再加上師阜這半個情報係統,扶蘇對於各地的情形都了解的相當透徹。
扶蘇完全可以從當地的一些情況變化,判斷出當地的大致局勢,即便不是特別準確,但符合大勢還是可以做到的。
孫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扶蘇完全可以就此作出符合秦國的選擇。
並且扶蘇對於這些情報係統還做出了一些改革,就比如削減了其中針對暗殺,刺殺這方麵人員。
在扶蘇看來,除了清除叛徒之外,大致是用不到這些饒。
搞情報,本質上來就是圖書館學和信息學,搜集一切有用的信息進行分析研究並為我所用,同時不讓對方獲知自己的任何信息,這就是情報工作的精髓。
所謂的暗殺,壓根就是上不得台麵的東西。
這一點,從後世過來的扶蘇,再清楚不過。
就比如後世果黨比較著名的軍統,搞暗殺那的的確確是一把好手,但是,搞情報工作,卻是一塌糊塗。
而且,一個情報組織,居然如此高調,搞到世人皆知的地步,這簡直就是失敗透頂。
與此相比,紅黨的情報組織,就無比的低調。即便建國不知道多少年之後,對於其中諸多細節仍不為外人所知。
但紅黨的情報工作,卻是卓有成效,在解放戰爭之中,大批的果黨軍隊倒戈,軍官被策反這些皆是紅黨的情報組織成果。
還有曆次戰略的選擇,都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這才是一個情報組織應該幹的事情,如同細雨微風一般滲透進去,然後通過平常的一些跡象得到有價值的情報。
深藏功與名,事了拂衣去。
這恰恰是形容一個優秀情報人員最好的語句。
而在這個時代,搞刺殺也是家常便飯,就比如最出名的荊軻刺秦王,可結果卻是秦王一怒之下,發起了對燕國的進攻。
就算是幹掉了秦王,繼位的秦王,也一定會死咬燕國不鬆口。
如此來,又圖什麼呢?又發揮了什麼效果呢?
暗殺,除了激怒敵方,不會有第二個效果。
當然,到目前為止,扶蘇手中的情報工作之所以能夠開展順利,乃是多方麵的因素促成的。
就比如韓談,手中的情報係統,其實就是秦國的底蘊。
是秦國幾十年來不斷對山東各地滲透的結果。
而陳平,其本身賦才情堪稱恐怖,當世在情報工作上,恐怕能與他一較高下之人還未曾出現。
在前世之時,就連範增,也因為陳平所施展的離間計,最後鬱鬱而終。
這足以證明,當時項羽的軍隊早已被陳平滲透成了沙子。
向比較而言,師阜可能提供的有價值的情報最為稀少,可師阜本行就不是這個。能有這番成果,扶蘇已然是大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