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還有紙張的問題,這方麵,扶蘇對這個時代最初的影響,就是拿出了白紙。
盡管到目前為止,秦廷上下,還未曾完全用白紙取代竹簡。
可那完全是扶蘇故意為之的原因,大量的白紙被扶蘇截留在了少府,少府日夜開工,加班加點製造。
手中積累白紙的質量已經達到了一個極為恐怖的程度。
還有黑板粉筆的推行,對於教學來,這已經極大節省了開支。
還有最為重要的字體問題,這個問題,扶蘇在民間遊學的時候便已經發現了。
此時通行的多是篆,在這一方麵,堪稱大家乃是李斯。
篆之所以能夠很快取代大篆,其原因便是李斯寫的一手篆,令不少人模仿,最後形成了風潮。
所以,精簡字體,扶蘇早已將這項事務提上了日程,並且,已經初步運校
至少來,新軍當中通行的就是改良之後的字體。
軍中,自然是以服從為基本要求,故而,要推行這樣的書寫方式,對於扶蘇來,並不困難。
要是扶蘇推向民間,還要考慮各級官員陽奉陰違,不接受的問題,或是一些百姓無法適應。
最終導致這項改革措施失敗的問題。
可是,這些在軍中恰恰來,不能稱之為問題。
更改之後的字體,在書寫方麵,速度已經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教學速度也是與日俱增。
這些都是根據教授的情況更改一步步進行改善的結果。
扶蘇嘴角含笑,如今來,扶蘇最開始的投入,已然到了井噴的時代。
自己所有對這個時代的改革和影響,已經漸漸可以連成一片,彼此之間互相作用,取得更好的效果。
萬事開頭難!
可當一旦步入了正軌,要接著走下去,已然比最開始無比的輕鬆。
而當軍製改革進行後,這批種子被扶蘇派到軍中,扶蘇相信,要不了兩三年的時間,扶蘇就能收獲到至少十倍這樣優秀的士卒。
而封建時代,曆朝曆代最為擔心的軍隊問題,其實已經消解了大半了。
要知道,在古代,皇帝之所以提防武將的原因,便是軍隊勢大難製,軍隊的忠心已經奉獻給了武將個人,而並非皇帝。
可倘若軍隊不將忠誠奉獻給武將個人,戰場殺敵,如何能令人放心?
如此一來,便陷入了一個怪圈。
若是扶蘇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封建時代的人物,不定也會落入這個怪圈之中,無他,時代觀念以及眼界的原因。
可扶蘇恰恰不是,這樣的問題,在現代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解決。
士卒個饒忠心,不再是效忠於某個人,而是國家,是集體。如此一來,便極大減少了這樣的問題。
在後世現代社會,就算換個人,一樣能領著士卒上去打仗,無非便是因為雙方不了解,需要磨合的問題。
而在這個時代,扶蘇隻需要稍加變通便可。
完全可以通過自己派下去這批讀書人,直接令秦軍士卒效忠於他這個皇帝。
在沒有他這個皇帝的命令下,軍隊動都不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