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當然知道,自己這一招比起後世的偉人,顯得有些陰損至極。
可以充分考慮了人性的陰暗麵,逼著山東的那些百姓最後選擇秦國。
可是,這恰恰是統一戰爭無法避免的事情。
春秋戰國分裂了數百年,所有人都已經習慣了分裂。
故而,嬴政選擇一統,才顯得氣魄格局格外的大,所遇到的阻力也是重重。
即便嬴政在世之時,也不過是勉強做到了統一,實質上的統一依舊沒有完成。
一切都是靠著嬴政的個人威望懾服一牽
故而,當嬴政離世,頃刻之間,這個大秦帝國便是風雨飄搖,不單單是山東各地隱藏的反秦餘孽蠢蠢欲動,就連大秦的內部也開始爭權奪利。
是故,唯有一法才能令山東百姓忘卻自己的國家身份,忘記自己是楚國人,趙國人,燕國人,齊國人,韓國人。
此法便是戰爭。
隻有深入骨髓的戰爭傷痛,才能令所有人明白,唯有一統,戰爭才能消弭,下才會太平,才能有幸福安康的日子。
扶蘇記得,前世漢代七國之亂結束的時候,漢景帝下達給軍隊的詔令就是要軍中以深入多殺為上。
這是什麼意思?
就是變相鼓勵軍隊對打下來的地方進行燒殺掠奪,自然,如此一來,這叛亂的吳楚之地的百姓蒙受了厄運,不知多少無辜被牽連其鄭
這也導致了漢武帝在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吳楚之地都和朝廷離心離德,還有不少人暗中祭祀造反的吳王劉濞。
可是,要是懷著壤主義固然可以指責漢景帝,但從帝王的角度來看,漢景帝做的不僅沒錯,還是大大的妙,大大的好。
吳楚之地百姓死的越多越好,最好死的一個不剩,如此才能遷移對自己忠心的百姓去那裏,才能更好的控製吳楚之地。
平定了七國之亂,可以為漢武帝實行大一統提供了堅定的基石。但這個過程,卻是相當的血腥,在史書上,也不過隻有寥寥的幾個字。
而扶蘇手中此時除了各項物資扶持以外,還有著一招,思想上的一統,華夏子民身份的認可。
這是化解山東各地百姓對秦刃意最佳的方式。
無論是誰,也無法否認,不管是秦人,還是趙人,……楚人,實際上都是華夏子民,都是炎黃後裔。
這便是大一統的思想根基。
而這一方法,已經初見成果,之前剿滅周文大軍所產生的俘虜,幾乎都是山東各地的百姓。
其成員堪稱是龍蛇混雜,哪國人都櫻
可是在這樣的勸之下,已然默認了秦人和他們乃是一家人,互相攻伐不過是兄弟鬩於牆,根本不值得為人所稱道。
之後,伴隨著一整套的思想改造攻勢,這些俘虜其中的精壯幾乎都已經選擇效忠了秦國。
而在他們心中,也已經漸漸被植入了一種名為“信仰”的東西。
一支有信仰的部隊,和一支沒有信仰的部隊,二者之前有著雲泥之別。前者,往往能夠創造不可思議的奇跡,後者,也會遭受一些莫名其妙的敗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