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幾功夫當中,張蒼與羽林軍連連出動,將不少商人及其家眷一並捉拿,還有其家訾一並抄沒。
當然,也因此,鹹陽如今的街麵也是冷清了不少。
許多商人都選擇了關門閉市,商人之中人心惶惶,無數人心中惴惴不安。
之前買過債券令的那些商人此刻就分外吃香了!
因為不少精明的商人發現,凡是被扔進大牢的,沒有一個是購買過債券令的。
或者這些人在市麵上口碑皆不是很好,是眾所周知的奸商。
也因此,那些手中還沒有債券令的,紛紛願意出高價購買債券令,畢竟,這在他們看來,就是一條活命的希望。
要知道張蒼在行動的同時,函穀關和武關都設立了卡哨,這些卡哨對於一般的百姓也就放過去了。
可要是想要進出大批的貨物和金銀,那不好意思了,許進不許出。
至於何時才能出?守關的武將也給出了統一的答複:一切遵從王上詔令。
而這些守關的武將,亦是得到了命令,凡是想要出關的商人,一律不許放校
畢竟出了關中,可是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了,到那時,即便秦廷想伸手,也是有些鞭長莫及。
可是在這關中,一切活動都有驗傳作為證明,居住在什麼地方,官府想要查核,十分方便快捷。
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不會有人能夠脫離官府的掌控。
當然,形成如今這個局麵,扶蘇也是百般籌謀,可即便如此,扶蘇此刻也是麵臨著莫大的壓力。
首先這些商人其中不少都是依靠一些權貴和官員,這些人自扶蘇動作開始之後,便開始陸陸續續向扶蘇進言。
當然,進言的時候,自然是一番忠君愛國的意思,畢竟將如此多的商人投入了監牢之中,市麵上的交易的確大受打擊。
可來去,核心點還是要扶蘇將關押的商人給放了。
這樣的奏章,扶蘇開始還有心掃兩眼,到了後麵,直接讓韓談撿到了一旁。
然後扶蘇便令韓談和陳平去查一查這些上奏這些奏章的官吏。
這其中,有著是打著忠君愛國的名號,謀的是自己的私利,還有一些,則是沽名釣譽。當然,這其中也不乏真有為國為民著想的人。
為此,扶蘇自是需要仔細的甄別,調查清楚。
扶蘇對商人如此大動幹戈,怎麼沒有準備?包括這一次市麵上交易下滑,變得冷清,扶蘇也是早有預料。
可是在通盤的大局麵前,這些已然變得無足輕重了。
或許這其中有一些百姓的利益受到了損失,可扶蘇對此,隻能心中默念一句抱歉,然後繼續我行我素。
登上了王位,扶蘇的心腸也在逐漸的變硬,他開始理解曾經嬴政做出來的一些決策。
以前扶蘇覺得,這樣的決策並不高明,甚至於以一種後世穿越者的眼光,這樣的決策是無比的愚蠢且不起效果的。
可是,當真的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時候,他開始明白,這樣的決策的的確確不是最高明的,可並非不是想不出更好的辦法,而是這樣的決策是最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