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艇船尾,活動遊泳平台。
很快,葉天就來到了這裏,但他並沒脫鞋走下遊泳平台。
馬蒂斯和雷蒙德,以及肯尼都站在平台上,正各司其職忙碌著,沒必要再增加一個人,那樣隻會添亂!
和之前來到這裏的兩位好萊塢明星一樣,葉天也站在遊泳平台上方的主甲板上,當起了旁觀者。
黃色的水下機器人已經被馬蒂斯他們放進海裏,此刻正漂浮在海麵上,非常顯眼!
這是一個魚雷狀水下機器人,長約1米5左右,橫截麵直徑大約為30厘米,體積不大,重50公斤左右,利用遊艇上的絞車,一個人就能輕鬆操作!
機器人結構緊湊、通過性很好,外殼由高性能浮力材料打造而成,密度小、抗壓力高、滲水率低、抗衝擊性強、抗腐蝕性也很好!
前端是一個向前突出、由金屬框架保護的透明半球麵,裏麵裝著高清光學變焦攝像頭、傳感器、聲呐探測儀、強光探照燈等幾件設備。
進入水下之後,利用所攜帶的高清光學變焦攝像頭和強光探照燈,它可以拍攝到海洋深處的清晰畫麵,並將這些畫麵實時傳回遊艇。
而它所搭載的聲呐探測儀,則可以實現大範圍遠距離探測,水下最大探測距離為220米,能大幅提高探索效率!
在這個水下機器人外麵、在金屬防撞架和緩衝材料的保護下,還裝著幾個水下高清光學攝像頭,以及幾個水下強光探照燈。
利用這些高清光學攝像頭和燈具,可以順利拍攝到機器人所經過海底每個角度的畫麵,無一遺漏!
既然要下水探索,那必定少不了推進裝置。
由電力控製的推進器一共五個,分別位於水下機器人的尾部、兩側、以及上下,除了尾部推進器,其餘推進器都能遙控調整方向。
通過這些可調整方向的推進器,操作者可以很自如地操控這台水下機器人,使其能夠順利抵達任何想要探索的地方。
控製這款水下機器人的方式有兩種,在300米深度範圍內,可以無線遙控,超過這個深度,就隻能通過電纜進行遙控了!
雖然現在已經有無人無纜深潛器,就是水下智能機器人,技術也很成熟,但卻不適用於這次探索行動。
這次探索的海域麵積不小,水下機器人需要在大洋深處作業很長時間,持續為機器人提供動力是個不小的問題。
采用無人有纜深潛器,就不存在這種問題。
隻要水下機器人不出故障,那就可以一直停留在海底深處,隨遊艇移動持續進行探索,效率很高!
即便出現故障,控製者也能利用鋼纜將機器人提出水麵,快速進行維修。
水下智能機器人則不同,它的水下作業時間嚴格受到儲備電力限製,電力一旦用完,就必須上浮海麵,重新更換電池。
萬一它深海中出現故障、或與海麵失去聯係,就很有可能永遠也無法浮出水麵,隻能留在大洋深處,成為一個人為的海底垃圾。
正是基於以上原因,葉天他們才選擇了這款相對傳統的水下機器人!
這款水下機器人傳輸信號的方式也有兩種,300米深度以內無線傳輸,超過這個深度則是電纜傳輸!
葉天來到船尾時,各項準備工作都已完成。
水下機器人攜帶的各種設備、電力儲備情況等等,馬蒂斯他們都已檢測完畢,沒有任何問題,隨時可以下水開始探索作業。
控製並連接水下機器人和遊艇的電纜、以及細細的高強度鋼纜,都已經連接好,非常結實,可以完美操控這台水下機器人。
一切準備就緒!
和馬蒂斯他們快速交流幾句之後,葉天很快發出了命令。
“夥計們,讓機器人下水吧,馬拉加公主號沉船探索行動現在開始,希望這台水下機器人能傳回令人驚喜的畫麵”
“好的,斯蒂文!”
馬蒂斯他們齊聲應道,每個人都很興奮。
緊接著,肯尼就按下電動絞車的按鈕,開始緩緩釋放鋼纜。
漂在海麵上的機器人隨之沉入水中,逐漸沉入了海底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