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鐵證如山(1 / 2)

非但根特那個老騙子,蓋特林克和於爾根這兩位比利時著名古董藝術品鑒定專家,也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陣驚呼過後,蓋特林克立刻急切地問道:

“這是米羅的立體主義畫作,怎麼可能?斯蒂文,你是不是看錯了?我們雖然不擅長鑒定米羅的作品,但也看到過不少他的畫作。

在這幅立體主義油畫上,我們並沒有看到多少米羅的風格,你憑什麼說它是米羅的作品?能給我們講解一下嗎?我們非常疑惑!“

葉天輕輕點了點頭,微笑著說道:

“當然沒問題,眾所周知,胡安.米羅是一位非常多產的著名畫家,畫風經曆過幾次重要的轉變,最終才形成完全屬於自己的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

米羅的藝術是自由而抒情的,他的畫中往往沒有什麼明確具體的形,而隻有一些線條、一些形的胚胎、一些類似於兒童塗鴉期的偶得形狀。

他的畫作顏色非常簡單,大多是一些平塗而成的色塊、以及各種優雅的線條,在他的畫作中,我們能感受到自由、輕快、無拘無束等各種情感。

你們再仔細看看這幅畫,這些色塊與線條構成的圖案,是不是能帶給欣賞者一種自由輕快的感覺?這才是畫作的靈魂,雖然不是太明顯!“

話音落下,蓋特林克和於爾根立刻再次看向那幅油畫。

片刻之後,於爾根方才點頭說道:

“沒錯,畫作上這些圖案確實能帶給人一種輕快自由的感覺,但這似乎並不能證明,這就是米羅的作品!”

葉天輕笑著點了點頭,自信滿滿地繼續說道:

“確實如此,僅從這一點,的確無法證明這幅畫作是米羅的作品,沒有關係,我還有更多的證據,來佐證我的鑒定結論。

大家都知道,米羅的繪畫生涯早期,深受塞尚、梵高、畢加索,以及馬蒂斯等著名畫家的影響,他也曾經模仿過這些著名畫家。

在他繪畫生涯早期的很多畫作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這些著名畫家給他帶來的影響,尤其在色塊的運用,以及線條的運動中。

就連曾經的立體主義畫風,也是他離開巴塞羅那、抵達巴黎之後,深受同鄉畢加索的影響,才發展出來的,雖然時間非常短暫。

他不但嚐試過立體主義的表現手法、也嚐試過野獸派、達達主義、以及其他很多種繪畫藝術表現手法,創作的相應藝術作品不少。

米羅正是從這些藝術表現手法中汲取營養,並得益於家鄉美麗的自然風景,以及深厚的藝術傳統,才發展出了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

大家眼前的這幅油畫,正是米羅轉型探索期的作品,在藝術史上的地位或許非常重要,因為它見證了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的誕生。

正如蓋特林克先生之前所說,在這幅畫作上,我們可以看到塞尚、可以看到野獸派馬蒂斯、也可以看到畢加索等著名畫家的影子。

這幅畫作不是沒有靈魂,隻是非常隱蔽而已,畫麵上那些圖案和線條所表達出的自由輕快、無拘無束的感覺,就是它的靈魂。

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早期,米羅正在做藝術風格上的各種探索與嚐試,探索一種完全屬於自己的獨特藝術風格,而不是隨波逐流。

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過一係列不停的探索與嚐試,米羅發展出了獨屬於自己的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成為了真正的頂級藝術大師。

這幅雜糅了多種藝術表現手法的立體主義畫作,切實地反映了那個時期苦苦求索的米羅、反映了米羅探索超現實主義藝術風格的過程。

米羅的立體主義時期很短,隻有幾年時間而已,流傳下來的作品也不多,正因為如此,很多人不自覺都會忽視他那個時期的畫作“

聽到這裏,現場眾人的眼睛不禁變得越來越亮了,一個個如同探照燈一般。

此時大家再看放在古董書桌上的那幅油畫,眼中頓時充滿了羨慕、乃至是嫉妒,恨不能將其據為己有!

結合葉天的講述,蓋特林克和於爾根也看出了更多東西,跟別人一樣,他們的雙眼也變得愈發明亮了。

在他們眼中,除了羨慕,更多的是激動,多少還有幾分疑惑,他們依舊不敢百分百肯定,這就是藝術大師米羅的作品。

沒有關係,葉天接下來的講解與動作,立刻解決了他們心中所有的疑惑。

“除了繪畫技法與藝術風格,還有一個更加直接的證據,可以證明這幅油畫究竟是不是藝術大師米羅創作的藝術傑作。

根特先生剛才說這幅油畫上沒有作者簽名,不知道創作者是誰,在這裏,我隻能說他沒有發現寶藏、發現美麗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