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文,這裏就是白馬庭院,名稱源自在庭院裏一座1626年完工的白馬雕塑,故被稱為白馬庭院!
拿破侖一世退位後,在被迫離開法國之前,曾在這裏同衛隊將士告別,所以白馬庭院又被稱為告別庭院,……“
伯諾瓦指著前方一片宏偉的建築,給大家做著講解,語氣中透出幾分自豪。
這是一片規模宏大的宮殿建築群,主體建築高三到四層,整個庭院呈開放的回字形結構,西麵沒有建築,隻有一排高高樹立的鐵柵欄。
東南北三麵的主體建築為文藝複興風格,莊重典雅,由於年代久遠,建築外表略有一些斑駁,透著一股曆史的韻味!
庭院南邊和東邊的建築較高,多為三到四層,北麵的建築相對較矮,基本都是兩層,隻有兩個塔樓是三層建築。
宮殿主建築和白馬庭院由優美的環狀樓梯所連接,院內以四片方型草地分隔,是文藝複興風格與法式庭院設計相結合的最佳典範之一!
在東麵的主體建築前,有一個非常醒目的螺旋樓梯,呈馬蹄狀,正是拿破侖當年發表告別演講的地點,也是白馬庭院最引人注目的景點。
跟絕大多數來白馬庭院參觀的遊客一樣,葉天他們來白馬庭院,主要也是想看看這個著名的馬蹄形樓梯,遙想一下那個著名的曆史瞬間。
他們一邊聆聽著伯諾瓦的講解,一邊在白馬庭院裏漫步前行,欣賞著這片文藝複興風格的宮殿建築群。
說話間,他們已經來到馬蹄狀樓梯前,紛紛停住了腳步。
緊接著,伯諾瓦就指著馬蹄狀樓梯,頗為動情地說道:
“1814年4月20日,下午1點,就是在這裏,拿破侖一手建立的輝煌帝國徹底崩塌了,他被判決流放厄爾巴島。
準備把他押走的馬車,已經在白馬庭院裏等候,拿破侖從馬蹄形樓梯的右邊走了下來,腳步非常沉重,戀戀不舍!
拿破侖走下樓梯之後,麵對排成一個個方陣、曾經追隨他征戰四方的近衛軍團,發表了那段著名的告別演說,並親吻了軍旗!“
說到這裏,伯諾瓦不禁頓了一下,然後又準備繼續講解。
就在此時,葉天突然插話說道:
“我知道那段著名的告別演講,甚至能將其完整地背誦出來,一字不差!”
話音未落,葉天突然變換了一下聲音,以一種非常沉重的語調說道:
“我親愛的近衛軍士兵們,我要向你們告別,二十年來,你們始終陪伴著我,走在光榮的大道上。
但是今天,我必須和你們分別了,也許我可以選擇留下來,但是那樣法蘭西就會陷入內戰,我不能再撕裂法國的胸膛了!
我甘願為國家犧牲自己的一切利益!我走了,可是你們,我的朋友們,你們要繼續為法國效勞。
法國的幸福,是我唯一的念頭,仍將是我所向往的目標!不必為我惋惜,我負有使命,為了這個使命,我同意苟活下去!
這個使命就是為你們的光榮效勞,寫就我們共同創造的偉大成就和曆史,再見了,我的朋友們!
此刻,我多想擁抱你們每一個人,但是,還是讓我吻一吻這麵代表你們全體的軍旗吧,但願這最後一吻能一直留在你們的心坎上!“
隨著葉天聲情並茂的背誦,現場其餘人徹底安靜了下來,隻有他一個人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抑揚頓挫、悲壯而富有激情!
在這一刻,現場所有人的思緒,都被這聲音帶到了那個著名的曆史瞬間,似乎在親眼目睹拿破侖悲情卻無比激昂的告別演說!
大家似乎看到了排列整齊的近衛軍們在舉槍敬禮、旗手把衛隊旗幟放在拿破侖的麵前,每個人都麵露悲傷,很多人已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