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章拉斐爾畫室(1 / 2)

不知不覺間,時間已臨近下午六點。

接連參觀完幾個展廳之後,葉天他們來到了梵蒂岡博物館最重要、也最著名的展廳之一,拉斐爾畫室,準備參觀陳列在這裏的一係列頂級藝術品。

此時,安東尼奧已經離開,他畢竟是梵蒂岡博物館館長,有很多事務要處理,不可能長時間陪同葉天他們參觀。

除了安東尼奧,另外幾位梵蒂岡博物館高層也相繼離開了,原因大同小異。

但列奧納多和兩名教士、幾名博物館管理人員、以及兩名安保人員還在,繼續陪同葉天他們參觀,也不無監督的意思。

梵蒂岡博物館裏到處都是價值連城的頂級古董藝術品,而且大多具有特殊的宗教意義,他們哪裏敢放任自流,讓葉天他們自行參觀!

即便葉天是一名超級富豪、頂級古董藝術品鑒定專家,懂得怎麼保護古董藝術品,博物館方麵也不可能完全放心。

安東尼奧他們離開之後,葉天就全麵接過了解說職責,一邊欣賞陳列在各個展廳裏的古董藝術品,一邊給貝蒂她們進行介紹和講解。

如果遇到他不熟悉、或者不是很了解的古董藝術品,跟隨在後麵的講解員才會走上前來,進行講解。

跟之前一樣,走進拉斐爾畫室時,葉天就開始介紹這個展廳,清朗的聲音回蕩在整個展廳裏、傳入了在場每一個人的耳中。

“這就是著名的拉斐爾畫室,關於文藝複興美術三傑之一的拉斐爾,在這裏我就不再介紹,大家都非常了解,也欣賞過他的很多作品。

1508年,羅馬天主教廷展開大規模藝術建設,年僅25歲就已聲名鵲起的拉斐爾驕傲地前來羅馬,以藝術大師的身份接受了教皇的委托。

眼前的拉斐爾畫室,正是時任教皇尤利烏斯二世委托拉斐爾裝修的一套房間,由四個連續的房間組成,位於梵蒂岡教皇宮殿的二樓。

從1508年開始,直到1524年結束,拉斐爾和他的學生一共耗時十六年,方才完成所有裝修工作,打造出了這個美輪美奐的藝術宮殿。

眾所周知,拉斐爾死於1520年,從25 歲進入教廷,直到37歲死亡,拉斐爾一生中最輝煌的十二年,全都奉獻給了這一個地方。

這裏忠實地記錄下了拉斐爾最輝煌的藝術生涯,他在這裏留下了很多偉大的藝術作品,那些偉大的藝術作品也成就了這間畫室。

毫無疑問,拉斐爾畫室是梵蒂岡博物館繪畫品類的一個鎮館之寶,這裏收藏的拉斐爾畫作,是世界上最多、也最精華的,無與倫比“

隨著葉天抑揚頓挫的講解,貝蒂和安德森他們都在打量身處的這個展廳、欣賞著陳列在這個展廳裏的諸多頂級藝術品。

無一例外,他們每一個人都被這美輪美奐的展廳徹底震撼了、都被那些大名鼎鼎的頂級藝術品徹底吸引住了,一副迷醉不已的表情。

站在稍後一點位置的列奧納多、以及其餘幾位梵蒂岡人士,眼中都流露出幾分欽佩之色,他們都被葉天精彩的講解折服了。

稍作停頓,葉天繼續微笑著朗聲說道:

“拉菲爾畫室一共有四個房間,如果以拉斐爾作畫的順序介紹,它們的先後順序應該是簽字廳、埃利奧多羅廳、火警廳、君士坦丁廳。

但如果以建築格局和參觀的空間順序介紹,它們應該這樣排列,首先是君士坦丁廳、接下來是埃利奧多羅廳、簽字廳、以及火警廳。

咱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君士坦丁廳,曾經是教皇接待室,君士坦丁廳由拉斐爾親自設計,但他僅完成了草稿,在完工前就已逝世。

顧名思義,這個房間是為了紀念君士坦丁大帝,廳裏的四幅壁畫,主要表現的是在基督教徒心目中地位極高的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

公元312年,在與馬克森提爭奪皇位的米爾維橋決戰前夕,君士坦丁宣稱自己看到了基督顯聖,這是羅馬帝國承認基督教合法的一個象征。

米爾維橋一戰獲勝後,君士坦丁兌現承諾,頒布了著名的《米蘭赦令》,使基督教得以從地下來到地上,從此快速傳播開來,發展壯大。

拉斐爾用了四幅壁畫表現這一題材,它們依次是《君士坦丁受洗》、《十字架顯現給君士坦丁》、《米爾維橋之戰》、《君士坦丁獻禮》。

因為拉斐爾的英年早逝,這些壁畫大部分都是由他的學生羅馬諾、彭尼等人根據拉斐爾的草稿繪製完成的,就這點而言,多少有些遺憾。

盡管如此,這些壁畫宏大和諧的布局、高貴典雅的人物塑造,依然處處顯露著拉斐爾的印記,咱們就從左側的《米爾維橋之戰》開始欣賞吧“

說著,葉天和貝蒂就來到房間左側牆壁幾米外站定,開始欣賞這幅氣勢磅礴的古典主義壁畫,《米爾維橋之戰》。

米爾維橋之戰,是發生在公元312年的一場著名戰役,交戰雙方分別是君士坦丁和馬克森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