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遮光幕布被兩名博物館工作人員緩緩揭開,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唐代摹本,這幅現存年代最早的中國絹畫作品,終於呈現在了大家眼前。
這是一件巨幅絹本繪畫作品,長348厘米,高25厘米,安靜地平放在長長的防彈玻璃展櫃內,綻放著文明之光。
準確地說,此時呈現葉天他們眼前的,隻是《女史箴圖》整幅畫卷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原作部分。
畫卷還有另外兩段,分別存放相鄰不遠的另外兩個防彈玻璃展櫃內,依舊被黑色遮光幕布掩蓋著,暫時看不到真容。
第二部分是後世添加部分,長約329厘米、高25厘米;第三部分是乾隆時期鄒一桂所畫的鬆泉竹石,長74厘米,高24.8厘米。
因為年代太過久遠,展櫃裏《女史箴圖》原作部分的畫麵已不是很清晰,早已泛黃,有些地方都已褪色,局部還有掉渣的現象,顯得非常脆弱。
但是,作為一幅擁有一千多年悠久曆史的絹本古畫,《女史箴圖》的保存情況已經非常不錯了。
這幅中國繪畫藝術史上的無上精品,能曆經漫長的千年時光保存至今,其本身就是一個令人歎為觀止的奇跡。
在這幅畫作上,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用他超絕的繪畫技法,將西晉著名政治家及文學家張華所著《女史篇》中記載的十二件女範事跡,完美地表現了出來。
雖然這幅作品蘊含了婦女應當遵守的道德信條,但是顧愷之對上層婦女梳妝打扮等日常生活的描繪,卻真實地再現了古代貴族婦女的嬌柔、矜持等等。
在畫家的筆下,畫中每一個貴族婦女、乃至侍女的身姿、儀態、服飾等各個方麵,都非常符合她們的身份和個性。
《女史箴圖》完美地塑造了一係列不同身份的宮廷婦女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如實地反應了顧愷之所生活時代的婦女生活場景。
通過這幅堪稱無價之寶的著名畫作,人們得以窺見東晉宮廷生活、乃至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的一隅,儼然就是一部史書。
看著平放在防彈玻璃展櫃內、在昏暗燈光照射下的《女史箴圖》,葉天激動的兩眼直放光芒,轉眼就已沉醉其中,渾然忘我地欣賞起來。
但是,同樣站在這個展櫃前麵的大衛他們、以及威廉王子等人,哪裏看得懂這幅來自中國古代的千年名畫啊!
對他們而言,這幅千年古畫實在太過老舊了,甚至有些殘破,畫作上的內容具體有什麼意義,他們更是一無所知。
不過他們每個人都非常清楚,這幅自己根本看不懂的千年古畫,必定價值連城,否則也不會成為大英博物館中國館的鎮館之寶,更不會讓葉天如此惦記!
看了這幅千年古畫幾眼之後,大衛就好奇地低聲說道:
“斯蒂文,介紹一下這幅讓你牽腸掛肚的千年古畫吧,讓我們也了解一下”
他的話音剛落,旁邊的威廉王子就接茬說道:
“是的,斯蒂文,介紹一下這幅古畫吧,我也很想了解一下這幅畫作”
隨著他們這番話,葉天頓時被驚醒了過來。
與此同時,現場眾人全都轉頭看了過來,大多數人都滿眼好奇,期待聽到葉天專業而精彩的講解。
至於大英博物館的那些家夥,眼中除了好奇之外,也流露出了幾分考究之意,很想看看葉天對這幅千年古畫的認識。
葉天轉頭看了看大衛、以及威廉王子,又掃視了一下現場眾人,然後才微笑著點頭說道:
“大衛、王子殿下,既然你們想了解這幅來自中國的千年古畫,那我就給大家講解一番,說實話,能拿下這幅千年古畫,我至今都有點不敢相信。
《女史箴圖》,出自一千六百年前的中國古代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之手,是他最著名的一幅作品,可惜原作已經遺失,眼前這幅畫作是唐代的摹本。
即便如此,這幅《女史箴圖》唐代摹本,也有一千多年的曆史了,而且是所有《女史箴圖》摹本裏最出色的一幅,是現存最早的中國絹畫作品”
“哇哦!一千多年以前的畫作,居然能保存到現在,而且看上去基本完整,真是個奇跡!”
威廉王子感慨不已地說道,其他初次看到這幅畫作的幾個人,也是一副震撼不已的表情。
稍頓一下,葉天繼續接著說道:
“這幅《女史箴圖》畫在絲綢質地的絹本上,是一幅插圖性畫卷,畫作上所表現的內容,出自中國古代西晉著名文學家張華的傑出著作《女史篇》。
《女史篇》原文一共有十二節,這幅畫作亦分為十二段,現存僅剩九段,其餘三段在漫長的曆史流傳中,已不幸遺失了,留下了一個巨大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