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頓一下,葉天繼續微笑著說道:
“下麵我就說一下為什麼將這五千卷敦煌藏經捐贈給中國國家圖書館,而非美國國家圖書館和大都會博物館、或其它文博機構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剛才所說,我是一名中國人這一事實,而敦煌藏經上麵記載的,是中國的文明與曆史,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
也隻有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那些來自幾百年前、乃至來自上千年以前的敦煌藏經,才能綻放出最燦爛的光芒,發揮其最大的價值”
“啪啪啪”
雷鳴般的掌聲驟然響起,無比熱烈、震耳欲聾。
現場所有中國人都在鼓掌,為葉天送上了自己的掌聲,其餘那些外國記者,不管情願還是不情願,也在紛紛鼓掌。
等掌聲稍落,葉天清朗的聲音再次傳了出來。
“眾所周知,這批敦煌藏經自從進入大英博物館,就被長期束之高閣,被堆放在斯坦應密室的書架上,幾乎沒有任何公開展出的機會。
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研究敦煌學的專家學者,想要看到並研究這批敦煌藏經,都近乎不可能,這顯然不利於文明的進步和文化的傳播。
得到這批敦煌藏經之後,將它們具體捐贈給哪一家文博機構,我也曾考慮過,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我才選擇了中國國家圖書館。
如果我將它們捐贈給美國國家圖書館、或者大都會博物館,這批敦煌藏經所麵臨的命運,很可能跟大英博物館一樣,還是被束之高閣。
這批曆經千年、飽受磨難的敦煌藏經,已非常脆弱,絕不能再任由它們堆在黑暗的保險庫裏慢慢腐爛、消失,那是對文明的犯罪。
那也有悖我將這批敦煌藏經捐贈出來的初衷,因為敦煌藏經上麵記載的是中華文明、是中國的曆史,隻要是中國人,必定會倍加珍惜。
中國的敦煌學研究已成規模,國家圖書館對敦煌藏經也足夠重視,有最頂級的保護措施,無論從哪個方麵來看,這都是最佳選擇。
正是基於以上這些原因,我才選擇了中國國家圖書館作為捐贈對象,而不是美國國家圖書館和大都會博物館,或其它什麼文博機構”
聽到這裏,坐在旁邊的國家圖書館饒館長、以及文化部長等人,都暗自讚歎不已,並給葉天暗暗豎起了一根大拇指。
有一個算一個,現場其他所有中國人也都一樣,每個人都讚歎不已,甚至在高聲叫好。
這番話說的實在太漂亮了,幾乎無懈可擊,葉天這小子還真是長了一張利嘴,太能說了。
至於現場那些國外媒體記者,此時也不得不承認,葉天這番話說得的確很有道理。
那些堪稱無價之寶的敦煌藏經,如果捐贈給中國以外的其它文博機構,百分之百會被束之高閣,頂多拿出幾件進行展覽,跟在大英博物館時並無區別!
稍作停頓,喝了一口水之後,葉天又繼續接著說道:
“大家應該知道,前不久我在大都會博物館的私人展廳,‘國王與騎士’展廳剛剛剪彩開幕,開放給所有遊客參觀,感受中世紀的十字軍黃金時代。
我為什麼會將那座展廳設在大都會博物館,而不是設在歐洲的某家著名博物館內、或者將那些古董文物運到中國,將那個展廳設在故宮或國博?
原因很簡單,這是基於文化與現實做出的決定,不將展廳設在歐洲,是因為歐洲與十字軍東征那段曆史息息相關,我必須考慮曆史和宗教因素。
至於中國,則跟十字軍東征那段曆史沒有任何關係,那些來自中世紀歐洲的古董文物,很難引起中國人的共鳴,自然也不會我給帶來更多利益。
美國則不然,美國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移民主要來自歐洲大陸,但它又在一片新大陸上,十字軍東征時期的那段曆史,跟美國並沒多大關係。
但是,因為美國文化來源於歐洲,人們對十字軍東征那段曆史非常熟悉,那座展廳無論從文化還是情感角度出發,都能引起美國人的強烈共鳴。
正因為如此,我才把‘國王與騎士’展廳設在大都會博物館,那座展廳開幕後,洶湧而來的遊客,也印證了我的判斷,那座展廳將帶給我巨大的收益。
同理,敦煌藏經承載的是中華文明和曆史,它們隻有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才會綻放出最燦爛的光芒,才不至於被埋沒,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聽到葉天這番合情合理的分析,現場所有人不禁都點了點頭,包括那位居心叵測美國記者,他也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