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父母的遺物(1 / 2)

人出生的家庭情況是命運的基礎,也就像一條公路(公路有長有短),你可以靠你自己建一個飛機場或者火車鐵軌,所以說並不是出生家庭差的人就是命運不好,人都是平等的(有可能你那些地方比一般人強),一個人想實現自己的目標但假如實現不了,這也不是命運不好或者神沒有幫助你(要知道神隻幫助努力對道的人)。如何判斷運氣好壞,比如說要達成某個目標,你必須先自己努力對道,假如你努力對道了最後還是失敗,那證明你真的運氣不好。(不過要知道運氣是會變化的)我們要達到某個目標,最主要是別放棄目標,過程怎麼樣無所謂,就像比如2個人在同一地點出發,但都要到達同一個目的,一個人走山路,另一個人走公路,隻要目標不變,最終兩個人都能到達同一個目標(也就是說,生活中雖然有些風雨阻擋,有時讓人走錯路,隻要目標不變,最終還是能達成目標的。)

都說男人三十而立,而本書的男主角今年30歲了,但是卻沒有立起來,他叫李立。山東淄城人,名牌大學畢業後便留在了上海的一家外企工作,僅僅五年的時間就做到了公司經理一職,可謂是風生水起。

李立今年30歲,未婚。在公司中那更是標準的鑽石王老五,很是受到公司單身女孩子的‘青睞’。隻是人的命運並不會讓你一帆風順的,你的命運時不時的會跟你開個玩笑,李立就是如此,他與女下屬的男女關係被公司揭發了,李立被辭退同時還要承擔公司的大額賠款,一夜之間李立前些年所奮鬥的全部被奪走,一朝回到解放前。當他買上一張回想的火車票時,李立的身上隻剩下350塊錢了。

坐在火車上,李立拿出手機想要給自己的女朋友發個微信,可惜得到的提示是,對方已不是他的好友。李立自嘲的一笑,真是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啊。摳出電話卡,李立丟進了垃圾袋中。自此,上海跟他再也沒有任何關係了,不過總有一天他會回來的。

李立的家在山東淄城,這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可惜,李立在這裏已經沒有親人了,父母雙親前些年已經去世,隻給他留下了一個臨街的院子。前些年在上海的時候,李立工作忙。院子一直沒有賣掉,無論怎麼講這裏都是他的根,一開始是想給自己留個後路,沒想到還真用得上。

李立的父母都是早些年下鄉的知青,後來分配工作後就留在了淄城,在李立小的時候他不是住在這裏的,後來家裏條件好了些的時候,父母就買了下來那年他正好10歲。後來門前這條街道蓋起了很多商鋪,隻有李立家的院子父親不讓動,據說這個院子還是清朝時遺留下來的。所以,這個院子很突兀的出現在這條比較繁華的街道上。顯得尤其惹眼,但是房子的結構是保存的比較完好的,李立雖在上海,但是卻也一直委托鄰居阿姨幫忙照看。

中街算是淄城比較中心的一條街道了,整條街道上幾乎全部都是服裝鞋帽店,隻有幾家餐飲商鋪,不過都是賣一些小吃冷飲之類的。來到自家的小院子前,李立打開了院門,外麵是一副熱鬧的場景,小院內卻是透著一股子淒涼。紅磚鋪設的院子上,長了一層青苔,地上落了不少梧桐樹的葉子。房子是一個小型的四合院,房子的結構是坐西朝東,東麵就是中街的院牆,這一趟並沒有蓋房子。北麵是廚房、廁所、雜物間。南麵則是三間老式的瓦房。

這個院子裏少了父母的身影顯得尤其淒涼,李立掩好院門,打開房屋的房門,裏麵算是布滿了灰塵,看著父母的遺像,李立眼中泛著淚花,走上前去給父母上了一炷香。這些日子他所遭受的冷落,此刻再也忍不住了,跪在父母的遺像前眼淚止不住的往外流。

李立是一個有點輕微潔癖的人,在父母的遺像前哭了一會,便拖下身上的衣服開始打掃衛生,先從自己原來的房間中拿出被褥抱到院外去晾曬,開始了一場大掃除。從下午3點鍾,李立一直到晚上8點鍾才結束了大掃除。雖然家裏的家具陳舊了一些,但是擦洗幹淨後,依舊是看的那麼的舒服。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李立隻好轉身出門,此時已經是晚上了,中街的人流依舊是不斷。晚上,中街的商鋪基本上都在正常營業,而且街道上還多了不少做小吃的,麻辣燙、麻辣串、肉夾饃之類的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