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公,慎言啊!”
劉氏兄弟中綽號包打聽的劉三寶,聽得張澤說出此處當為詩聖義舍後,警惕的環顧四周,見周遭無人關注這邊後,小心的說道:
“詩聖義舍之名,不是恩公今日才提,乃是早就有過得提法。
不過,所有提議詩聖義舍,並且為詩聖杜甫張目,為義舍之名而奔走的人士,早都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而杜甫之名,更是無生城中禁止提及的內容啊,除了你我這般私下言語外,公開場合,恩公可千萬不能再提及杜公的姓名,更不可公開打聽杜公的事跡啊。”
在劉三寶說話間,劉氏剩餘七人早已將張澤和劉三寶二人團團圍住,不僅圍住,更是全都將手按在刀柄之上,手與刀柄的握處,散發著濃淡不一的黑霧,隨時提防著周遭的人群,一副誰敢靠近就要廝殺一番的模樣。
張澤心中不由得一顫,聽得劉三寶的隻言片語,再看到劉氏兄弟們戒備森嚴的表現,生前非常崇拜杜甫的張澤,警惕之下的好奇心卻是越發濃重。
也許是九人來到義舍的時間,正值晚飯時間,除了個別吃的快的或者是去的晚的人外,大殿前的行人寥寥無幾,偶爾出現的人們,也大都是在大殿內活動。
將此情形,張澤附耳靠到劉三寶耳邊輕聲說道:
“還請三寶告知這是為何啊,
這義舍都是詩聖杜甫建的,
可以說得上對無生城貢獻非凡,
怎麼會成為禁詞呢?”
伴隨一聲長長的歎息,劉三寶緩緩說道:
“恩公畢竟是初來乍到,有所疑惑也是應該的。
恩公可知,杜工早已不在這黃泉地府之中了。”
看著張澤迷瞪的雙眼和寫滿疑惑地臉龐,劉三寶輕聲細語道:
“不僅不在黃泉之中,杜工既沒有轉生陽間,更沒有大道成仙。
如若不是這無生城中占地七百畝的義舍,恐怕就像杜公從未出現在過黃泉一般。
杜公因興建義舍而被無生城中百姓銘記心中,
卻又恰恰是因為義舍,才成為了無生城乃至黃泉地府中的禁詞。
乃至杜公興建的義舍之中,除了咱們眼前由杜公親書的詞句外,就剩下這專為祭奠杜公而常年不滅的香爐了。可惜,義舍之中卻再無杜公之名,此間緣由,世人難知啊。”
“生前胸懷天下卻一生蹉跎,
死後本可富貴王侯,就仍不改濟難天下之誌。
杜公,真乃是我輩楷模啊。”
張澤在聽到杜公已經不在黃泉,也不在陽間和那所謂的仙境後,內心中就已經有了一些明悟,轉而製止住了劉三寶打算繼續講些杜公事跡的話語。
撲通一聲,張澤重重的跪在了香爐之前,內心吼道:
“斯人雖已逝,大道應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