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權誇讚了好一陣之後才轉頭詢問憐星:“弟媳婦啊,不對,不對,侄媳婦啊!這些資料與故事雖好,但是咱們這賽經報紙製作的成本也高,這,這,這能賺錢嗎?”
憐星道:“十七叔,我們先試著印兩千份試試水,若是賣得好,再加印如何?”
朱權忽然賊笑著說道:“久炎賺錢的本事我是相信的,嘿嘿……十七叔關心的是,這東西,我能分多少銀子?”
憐星不禁莞爾:“肯定能賺大錢,每月給十七叔的一衛兵馬發一次糧餉應該夠的。”
“這麼多?怎麼可能!?”
“十七叔,你就信我吧。”
聽了憐星的話,朱權眉開眼笑,他雖然有親王俸祿和大明商會的股份,但大寧可不是一般的地方,這是大明的最前線,北元一心想奪回來的地方,打仗是家常便飯。
一打起仗來,錢可不叫錢了,應該叫流水。往日還有朝廷撥的軍費頂著。可是現在不比從前了,新皇帝想削藩,並且已經動了周王,若想再等朝廷撥軍費下來,隻怕人家攻下自己的大寧城,朝廷還在為撥不撥軍費的事情在扯皮。
朱權為這事都愁死了,聽憐星這個意思,這賽經報紙以後還能一直弄下去。若是多出一條來錢的門路,大寧就不用那麼受朝廷的掣肘了,往後在麵對新皇帝的時候腰杆子也可以直多了。
等了好大一陣,第一份賽經報紙總算印了出來,憐星與朱權二人趕緊一把抓起仔細觀看。
油墨印刷而成的文字,雖然有許多不清晰的地方,但大致還是能夠看得清楚,甚至在印刷出來的字跡,比市麵上的大部分書籍還要清楚。
朱權看了憐星一眼,問道:“一張賽經定價多少合適?”
憐星心裏早有了計較,以此時武道大賽的火熱程度,武人們肯定不會吝嗇這點小錢,而賭徒們為了有的放矢,那就更不在乎了,為了這第一手資料,還不搶破頭?
何況那些個讀書人也可能跟風購買,價格當然不能低了,她笑著回道:“一百文一份!”
……
一大清早,燕王府別院周圍的茶肆、酒樓已然是高朋滿座。
與那些尋常那些為生計奔波的百姓不同,這些客人不是勁裝打扮,就是一身錦衣綢緞。雖然有著不同身份,此刻他們卻大多在幹著同一件事。
每一桌都有人在七嘴八舌,圍繞著一張叫做賽經報紙的東西打轉,隻聽有人扯著嗓子道:“新鮮出爐的武道大會賽經?居然這麼全麵,姓名、籍貫、年齡、相貌、身高、戰績……居然都有!這一百文花得倒是不虧。”
好像半個京城都在討論這個“賽經報紙”,其他對於天下第一武道大會不甚關注的文人,都不禁皺起了眉頭。
朝廷邸報這東西,他們都知道,看過的人也不少。讀書人將來是要參加科舉的,對於朝廷的邸報自然要有所研究,最新的皇命以及官員們的升賞、處罰、以及朝廷裏發生的大事……可是這個賽經報紙是個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