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種這東西寧夏也接觸過幾回,而且給她留下的記憶都不大好。
後來滅門一案傳出後,元衡真君還是壓著寧夏幾人進行了魔種的普教。因而她對這小東西還不是一般的熟悉。
這東西傳說是從異界域傳來的,早期也曾流行於修真界,稍微有些曆史底蘊的宗門基本上都能找到它的隻言片語。
隻是早期關於這東西的名稱各有不同,喊什麼的都有,人們很難將其全部歸類到一起,不過若仔細研究的話也還是有跡可循的。
就比如唐郯說的“靈核”跟“魔種”其實就是一種東西。同期還有叫“魔恙”“魔靈”“魔符”的,也不知道是個什麼命名規律,但無疑都脫離不出一個“魔”字。
這東西曾經消失過一段,中途不少資料也因為戰亂丟失了,加上後人對這種東西也不多在意。所以元衡真君翻了很久資料才勉強總結出關於它的一些信息。
它被冠以一個“魔”“字”,並且叫人聞風喪膽的緣故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魔性。這種魔性不同於世行的那些魔修,而是真正屬於真正的“魔”那種魔性。
世人皆知,先有靈修後才又魔修,魔修歸根到底還是由靈修衍生出來的。而且比起天道無比眷顧的靈修,對魔修倒像是仇人一樣。隻要有機會能處理掉一個就是一個,根本不想叫他們活多久,因而這世上魔修多短壽,幾乎很少能修煉到相對高的境界。
而且就算真的有要出頭的,到最後那一關也往往會被天道卡住,再送一個地獄單行套餐。這也是為什麼至今哪怕是曆史上算來也沒多少魔修能飛升成功的緣故
打個比方,如果說靈修是天道親生的,那魔修就是從情敵手裏頭抱回來的仇人之子。能是一個待遇麼?
事實上,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從外邊抱養”過來的說法恰恰無比切合魔修的情況。還真的別說,魔修確實最早起源於異界,並非完全是此界產物。
當年此界形成之時,多以清氣為主。就算有濁氣,沒有一個完整的係統,也並不成氣候。
後來各種生物橫行,妖道靈道大盛,那時候的魔氣甚至還沒有個雛形。反而像是戾氣、陰氣之類還占有一席之位,歸屬於某些特殊的種族。
然後來不知何故,天地靈力衰退,各種傳說中的妖獸生物都逐漸退出了舞台,人類開始在這片土地占得一席之地。
即便如此當時的靈力環境也依舊旺盛,那時候修真界的豐饒是現在的修士們不敢想象的。
不知道是人類多災多難還是注定是要他們承擔的命運,多年來一直平穩運行的大陸竟然跟異空間有了交接,甚至在人類不知道的時候形成了一條通道。
上古修士這才發現原來在世界的另一麵還有其他的生物,主宰那片地域的並非人類,而是一些甚至都說不上是人形生物的異形。後人將其稱之為異界邪魔,據說這種生物嗜血殘忍,好食人類,卻有著與人類相似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