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幾個百姓帶頭後,不少百姓都是出聲喝罵。
身為一府知府,蘇嚴幾時遭到這樣的羞辱,隻能拂袖離去。臨走前蘇嚴對守城把總道:“本府先行下城,爾要給我守住城池,開封府那邊的援兵馬上就到,你若守城有功,本府必在上麵給你請功。”
這把總苦笑,這功勞怕是有命拿,沒命享了。
二人走下城樓。
讓師爺道:“東翁,看這架勢,應是黃河凍底後,山東來的響馬。”
蘇嚴對讓師爺道:“響馬不過是求財,饑民乃是求糧,從府庫裏那一筆錢贖城,讓響馬退去。”
讓師爺道:“東翁,府庫沒錢了。”
蘇嚴道:“那就抄餘大忠的家,若不是他浪戰遇伏,全軍潰敗,就算給響馬十個膽子也不敢圍攻府城。”
讓師爺明白蘇嚴要讓餘大忠來當這替罪羊,點點頭道:“不錯,餘大忠罪責難逃。”
就在這時,就見南門方向,城頭的旗幟倒下了,而城外亂民一陣興奮地發喊。
讓師爺見這一幕驚道:“怎麼了,城塌了?”
蘇嚴立即道:“去看看怎麼回事?”
不久吳通判,周通判二人一並返回,焦急地道:“府台,把守城北的高把總,竟棄城逃跑了,城門大開!”
幾名官員聞言駭然道:“什麼?”
而眾官員們都是麵無血色,下麵饑民雖叫嚷的凶,但都是烏合之眾,沒本事真的攻城。但是城門大開又是另外會事,若城門一破,蘇嚴就是收刮滿城,拿出金山銀山堆在他們麵前,也是無用了。
眾人現在在城頭上看去,但見一名明軍將領騎著馬,帶著手下的士卒,從北門逃離商丘城。
未戰先潰,臨戰而逃,這都是軍紀敗壞的明軍常有之事。
守將棄城而逃,亂民們大叫著:“殺貪官!”
“殺為富不仁的大戶!”
一時咆哮聲四起,亂民踏過結冰的護城河,朝城門奔來。
府衙裏通判,推官,經曆都是站著束手無策,眼見饑民輕而易舉闖進甕城,露出絕望之色。
“完了,完了,城池一破,我們都要作階下囚。”
“階下囚還好,沒聽見亂民喊說殺貪官,我們哪有命活下來!”
“我乃朝廷命官,怎麼能受辱。”
蘇嚴這時看向這些人微微冷笑道:“爾等真是沒出息,今日之事唯有一死而已。”
說完蘇嚴起身,站到城頭上,欲墜城自殺,以身殉城!
眾官員心知,蘇嚴為本府知府,就算城破不死,也難逃朝廷追責,罷官下獄,倒不如今日死了,朝廷念在他死節上,不會追究。
但讓師爺帶著左右之人,皆將蘇嚴拉住道:“東翁,不能守,咱們就退,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蘇嚴大怒,欲死而不得。
就在這時。
“府台大人!”
“府台大人,有一隊人馬衝至北門。”
吳通判等人聞之幾乎喜極而泣。
蘇嚴推開讓師爺等人問道:“城裏哪裏還有兵馬?”
城中似侯家,楊家這樣的大族,都扈養著不少看家護院,此外他們家中還有商隊,商隊的護衛也是武夫。
林延潮親自去侯家拜訪,去借家丁護衛。
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都懂,作不作又是一個心思。
明末時國庫無錢,國家將亡,崇禎向北京城內高官貴戚借遍了錢。崇禎的嶽父周奎富可敵國,卻一毛不拔,他女兒周皇後拿了五千兩給他充麵子。結果周奎將女兒五千兩裏隻交了三千兩,自己私吞了兩千兩。最後李自成進京,嚴刑拷打周奎,從他家裏僅白銀,就搜出三百萬兩之巨。
林延潮拜訪侯家時,侯執蒲卻是二話不說,將家裏家丁,商隊護衛盡數相借給林延潮。又陪同林延潮一並去相熟的楊家相借,最後湊了兩百多人。
有了這股人馬,林延潮,孫承宗,侯執蒲率人正趕往城頭,卻見到北門守將棄城而逃一幕。
城門洞開,城外亂民,正蜂擁而來。
眾人牙關打顫,都有退縮之意。
千鈞一發之際,林延潮也想轉身而逃,但想到城破慘狀。他胸中熱血一陣陣上湧,站出身來幾乎吼道:“諸位,城破之時,滿城百姓都要遭馬賊塗炭。而今進是死,不進也是死,倒不如為家鄉父母而死。”
“若是守住城門,我林延潮願拿上奏朝廷表彰各位,無論是死有撫恤,入忠烈祠,受香火供養,生者每人都有犒賞。”
侯執蒲聽了林延潮的話道:“司馬老爺乃當今狀元,說話還會騙你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