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 / 1)

沈府前院一間不起眼的小廂房裏,一個二十三四歲的青年人正仰躺在唯一的木板床上,兩眼似閉非閉似張非張,嘴上不緊不慢的敘述著什麼木板床旁邊的四方桌前,一個十七八歲的俏麗丫鬟正端坐著,手執毛筆一絲不苟的記錄著。而在四方桌左邊,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公子則好奇的看看這個看看哪個,不時的走動一下,造成了一幅奇怪的畫麵。

此三人不是別人,正是蕭煜之以及這些日子一直照顧他的丫鬟小翠,而那個小公子當然就是沈家小少爺沈安康了。

本來蕭煜之讓沈安康去找個識文斷字的丫鬟回來,巧的是一直照顧他的小翠居然正符合這個條件,在見到小翠的那一刻,蕭煜之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丫的,還真是夠巧的。

筆墨宣紙以及識文斷字的小丫鬟,沈安康都一樣不落的為蕭煜之準備好了,本來蕭煜之想讓他回去等待消息的,可這小少爺對此甚是好奇,死活也要留在這裏看蕭煜之搞什麼鬼,還美其名曰——幫忙。

蕭煜之無奈之下也就聽之任之了,反正這小子在不在這,也影響不了什麼,或許讓他率先這部小說,對於自己還有莫大好處呢!

是的,小說,此時蕭煜之敘述著的,正是他那個時代的一代武俠宗師金大大於1963年開始創作的作品《天龍八部》。

經過幾個日夜的思考,蕭煜之明白,在這個世界裏,唯一值得他倚仗的便隻有他那個時代的小說了。他那個時代的諸多先進技術以及那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他蕭煜之沒有能力搬到這個世界來。至於文化,他這個把上課時間全用來看小說的鐵杆小說迷,又有何文化可言?

不過,這一切都隻是蕭煜之自己認為罷了,在他那個時代,他看了成千上萬的小說。雖然並不是每部小說都會細看,但舉凡是稱得上經典二字的小說,蕭煜之都是重複的看上幾遍。如此多的小說,裏麵包涵了各種各樣的文化知識,蕭煜之雖然自認文化不高,但隻要是小說裏出現的知識,他多少還是有涉及的,隻不過他一直不自知罷了。

在見識了他那個時代小說的威力後,蕭煜之當即決定,把小說當成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底牌,以後能否吃香喝辣,能否有資本風光的泡妞,就看自己這個底牌是否管用了。

因此,金大大的《天龍八部》便應運而生。

為什麼第一部作品會選擇金大大的《天龍八部》呢?

金大大一生共計創作了十五部武俠小說,在這十五部作品中,《天龍八部》並不是其中最傑出的,也不是最具有影響力的,為什麼不選別的偏偏選擇這一部呢?

這個其實蕭煜之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要說影響力最大的小說作家,至蕭煜之穿越日止,還沒有人能夠超越金大大,選擇他的作品成功機率比其它人的要強。至於為什麼選擇《天龍八部》而不選擇金大大其它作品呢?原因其實也很簡單,一者是《天龍八部》在金大大十五部小說裏麵描寫的年代算是比較早的一部,適合用來打頭陣。二者是因為《天龍八部》比較悲劇,放在前頭比較合適。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因為《天龍八部》裏有蕭峰,而他恰好又是姓蕭。僅憑有蕭峰的存在,他對這部小說便信心十足。畢竟在他那個時代,提起大俠蕭峰哪個不是豎起大拇指稱讚不已?有此經典人物存在的小說,如果不成功那真是沒天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