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浮海倚蓬瀛,路入真元險盡平……
……華表千年孤鶴語,人間一夢晚蟬鳴。
將龍逐虎神初王,積火焚心氣漸清……
……見說嵩陽有仙客,欲持金簡問長生……
蘇小妞低聲輕念,沉思良久不語。
我好奇的問道:“這是啥意思?”
“這是唐朝詩人曹鄴的《寄嵩陽道人》,裏麵蘊含著求長生之事……”蘇小妞觀察片刻,忽道:“不過依我看來,這首詩並非隻單單說為了表達曹鄴求長生的事那麼簡單。”
“三山浮海倚蓬瀛……三山是漢族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東晉一名方士名叫王嘉,在他的《拾遺記·高辛》中有提到:“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蘇小妞解析道:“這些都是神山名,相傳為仙人所居之處。亦泛指仙境……當然,若隻說是詩句裏麵的那種意思,委實有些不太可能……”
萱萱突然說道:“真元,我看過《景嶽全書·十問》,是指腎所藏之元氣。腎位於下焦,故又稱下元。而此處的“路入真元險盡平”,是不是意味著某種指引呢?”
我發覺她們兩個真“博識”啊,哪像我,啥都看不懂。
蘇小妞沉吟道:“真元,本性,下焦、下元……路入真元……”她忽而抬頭,灼熱的目光在青銅門上掃視一番,道:“飛飛,從這首詩的中心位置開始,往左走三步,然後用七星劍,以你腰為基點,刺這扇青銅門。”
“啊?刺青銅門?”我有些沒反應過來。
“趕緊的。”
“哦。”
我點點頭,從青銅門上的這首詩為起點,平緩地往左側走了三步,然後取出七星劍,以我的腰部為準點,對著青銅門猛地一刺。
隻聽見“咯咯”一陣脆響,青銅門瞬間凹陷出了一個小洞。
蘇小妞不動聲色的道:“接著,回到原地,再往右側走三步,以同樣的方法刺青銅門。”
我點點頭,回到這首詩的位置,然後往右側走了三步,再用七星劍刺青銅門,這扇青銅門再一次發出“咯咯”脆響,又被我刺穿了一個小洞。
我微微咋舌,這青銅門難道都是泥巴做的嗎?這麼脆?我隻輕輕刺了一下,就破了?下意識的往別處刺了幾下,卻傳來“叮叮叮”的聲音,這堅硬程度,簡直就是刀槍不入啊。可為何蘇小妞說的兩個點,卻能一下刺穿?
這時,蘇小妞發出一絲欣然笑意:“果然是這樣嗎?”
“什麼情況啊?你說明白點。”我都有些稀裏糊塗的。萱萱也同樣變成了好奇寶寶,盯著蘇小妞看。
而蘇小妞也此刻也不賣關子,跟我們說道:“根據我的初步分析,這首詩的每一句都是破解這扇青銅門的關鍵,首先摒除第一句,我們直接看第二句“路入真元險盡平”。剛才萱萱的一句話提醒了我,真元,是指腎所藏之元氣。腎位於下焦,故又稱下元。而“路入真元”,在此處的意思就是“路在下元處”,下元為於腰腎位置。詩人曹鄴為唐代人,我曾經所挖掘過的幾座唐代古墓,裏麵的幹屍身高一般都在1.7米以上。我跟萱萱沒那麼高,可能會有偏差,而飛飛你的身高卻非常吻合,所以我才讓飛飛你來試,沒想到果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