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我要去洛陽(1 / 2)

聽著李泰的話,李承乾嘴角微微的抽了抽,心裏麵恨不得破口大罵了,你每不來上朝,這朝廷少了多少事情,自己這個哥哥看不到你,那是多麼的舒心啊!李承乾恨不得來一段快把我弟弟帶走,可惜,李泰的胖臉再次出現了。

“既然身體不適,那就請醫官多看看,好生將養,朝廷的事情不要緊,來日方長啊!”

雖然心裏麵恨得不行,但是李承乾的嘴上自然是不能這麼的,反而要好言安撫才行。兄友弟恭,兄在前麵,你可是長兄,而且還是太子,你不可能容不下你的弟弟。在這一點上,無論是民間還是皇家都是如此要求的,這是普世價值觀,尤其是皇家還要做出表率。

李泰則是笑著對李承乾道:“讓王兄擔心了,泰已無大礙,這些日子沒上朝,泰少做了不少事情,以後要盡心盡力的補回來。”

聽著李泰的話,李承乾心裏麵早就罵開了花了,還盡心盡力的補回來?你老實的滾去你的封地,這大唐得少多少事情?為什麼自己覺得這個死胖子更討厭了?為什麼自己這麼想一拳砸在他的那張胖臉上,不過李承乾還是壓住內心的想法,絲毫不敢在臉上表露出來。

很快李世民就從裏麵出來了,李泰也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大家給李世民行禮之後,各自入座。

眾人坐下之後,朝會就開始了,不過李泰也知道,這種朝會基本上是提出問題,至於解決問題,那是不會在這裏商議的。大唐的真正決策會議是宰相會議,也就是政事堂的會,基本也和後世差不多,大事會,事大會。

對於朝廷上的這些事情,李泰隻是正襟危坐的聽著,不時的做出對應的表情。

如果有人提出問題,李泰也跟著一臉疑問的表情,還十分認真的思考,也會做出略有所得的表情。在有人提出建議的時候,李泰也會做出恍然狀,當然了,也會讚許的跟著點頭。隻不過這種狀態都是對朝堂上的大佬的,比如房玄齡等人。

李泰的模樣自然落到了李世民的眼中,不禁捋著胡子,滿意的點頭,果然,自己兒子經曆了這一次的事情,成熟了不少啊!

在看大兒子木訥的站在一邊,似乎還有些魂遊外,李世民不禁皺了皺眉頭,同樣是兒子,做人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呢?

一場朝會下來,李泰站起了身子,感受著腿上傳來的酸麻感,李泰覺得自己拍馬屁的又一個機會來了。不過眼前不是想著拍馬屁的時候,自己得去辦正事。想到這裏,李泰轉身就鑽到了後麵,他要去見自己的老爹,今自己可就是為了這個來的。

李世民見到自己的兒子來了,便笑著道:“還以為你得過幾日方能來上朝。”

“孩兒主要是想念阿爺,朝堂上的事情孩兒也不懂,隻能是多聽多看多記多問,少話。”李泰表情認真的道。

聽著李泰的話,李世民沉思了片刻,隨後笑著點頭道:“我兒的法雖然簡單,但是卻蘊含著大道理,謙卑向學之心道了一個淋漓盡致,得好啊!年少輕狂,如果能沉得下心,多聽多看多問多記,這份沉穩心,當有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