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敗家子的境界(1 / 3)

對於一般穿越人士來說,玻璃是一朝一夕能燒出來的嗎?答案是……挺難的。

真身穿越,還帶著一本工具書的太祖皇帝,都沒把這一茬折騰出來,更不要說高考物理優秀,化學卻不過平平的張壽了。他隻知道玻璃是石英砂燒的,但具體怎麼個配比法,他勉強還記得燒玻璃的原料好象有純堿、石英砂、石灰石……比例那真是沒記住,化學不教這個!

石英砂和石灰石還好得,純堿在這年頭卻是很難製備的,更不要說大規模製備,所以張壽隻能把主意打到了某些鹽湖中出產的純天然堿身上。否則工業製備純堿,甭管是呂布蘭法,還是索氏製堿法,一要硫酸,一要氨水,他上哪去用化學反應推出這兩樣玩意?

更何況,前者雖然號稱相對容易,但硫酸劇毒且危險,而且還汙染環境,後者……氨水這玩意的危險性也好不到哪去!在這個化工行業還遠未成熟的年代,他連高度透明玻璃的初步實驗製備都還沒完成,貿然想著工業化,那是要出大事的!

他也知道,中國從古至今,其實一直都有各種號稱琉璃實則是玻璃的產品,但一來不耐高溫,隻能給達官顯貴之家做小件飾品,二來……小塊的玻璃都不夠通透,更不要說大塊了。究其根本,中國從古至今燒出的鉛鋇玻璃,和西方主流的鈉鈣玻璃,那就是兩回事。

當然,至於後世最主流的又能耐高溫,又輕巧的高硼矽玻璃,那融化溫度就不可能……

雖然張壽很想做平板玻璃,改革這年頭窗戶紙的憋悶和昏暗,但飯要一口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走。

此時此刻,張壽眼看一堆人興奮至極地傳看那一小塊透明的玻璃,忍不住很想歎氣。尤其是看到興奮得一張臉都快變形了的楊詹時,他忍不住覺得,這家夥是不是旺人不旺己。

可當楊詹衝過來一把抓住他,神情激動地嚷嚷出一番話時,他就頓時無語了。

“張博士,我為什麼沒早遇到你!要是早遇到你,我就不至於浪費了我爹留給我的那些東西,也不至於被自家下人認定是糟踐家產的敗家子!我見過市麵上那些琉璃盞,但透明度和最好的水晶沒法比,可你竟然能用沙子燒出和最好水晶相似的玻璃!”

“如此化腐朽為神奇,你上輩子難道是天工天匠!”

張壽差點被噎死——天工天匠……他還天兵天將呢!可他才剛剛平靜下來了,隨即就聽到了比楊詹更崇拜的聲音:“張大哥確實很厲害,他提到的東西都是我根本想不到的,很多點撥都讓人茅塞頓開。楊七公子你說得沒錯,張大哥肯定上輩子是天工天匠!”

我真的有上輩子,但要知道眼下還有下輩子,當年我一定會把理工科學得更好!

哭笑不得的張壽麵對四周圍那無數附和的聲音,他就沒好氣地說:“好了,都別說這些奉承話了,我渾身雞皮疙瘩都快掉下來了!這些都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古往今來無數賢達的智慧。”

“我也就是強在了解不少海外之事,於是能運用那些異邦賢者的智慧而已。”

說起來,眼下這年頭,君士坦丁堡的工匠好像早就已經有一大批逃亡去威尼斯了吧?大名鼎鼎的穆拉諾島好像也已經成為一個玻璃中心了,就不知道是不是已經開始大規模出口玻璃製品。皇帝既然已經打算派船出海,如果可以的話,是不是可以去那邊再拐幾個匠人回來?

至少這也是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如果能拐帶幾個學者回來就更理想了。如今這個年代,那邊都有什麼著名學者來著?等等,全才的達芬奇這會兒應該出生了吧?幾歲來著?

張壽說著就陷入了沉思,竟忘了今天是他主動把消息散布出去,於是家裏人方才都一窩蜂似的湧了過來看熱鬧。等他恍然回神,發現眾人都在眼巴巴看他的時候,他這才笑了起來。

“玻璃這樣東西,如果做成了,那自然獲利豐厚,而這次固然記下了配方,但未來之路還很長遠。”

“比方說,怎麼樣把玻璃做得更薄,更大,能夠代替如今的窗紙,讓人白天在屋內不用點燈?比方說,怎麼掌握玻璃的特性,將其磨製成楊七郎的那種能夠望遠,以及能看清楚麵前物品的鏡片?比方說,怎麼樣把玻璃做成各種器皿,代替如今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