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臣無狀,陛下,此事,可有證據,這也太過匪夷所思了。”
“此事,十之八九錯不了,懷英,你和公衡相熟,你看他可能是朕的孫子嗎?”武則天問道。
“這,臣不敢妄言。”
“今日沒有君臣,隻有朋友,懷英無需顧慮。”武則天說道。
猶豫了一會,狄仁傑說道:“臣在洪澤第一次看到公衡,就覺得他的樣貌似乎有些眼熟,不過此前一直想不起來,直到陛下剛才這句話,臣這才恍然大悟,公衡和章懷太子、陛下確實是有幾分相似之處。”
“嗯,不瞞懷英,當初吉利可汗將他的畫像給朕,朕第一眼也感覺有點熟悉。”武則天點頭說道。
“可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狄仁傑問道。
“當然,他身上有兩處胎記。”
“陛下如果公衡真的是李守信,不知陛下要如何安排?”狄仁傑直接了當地問道。
“哎……朕也不知道,懷英,你說他會恨朕嗎?”武則天既像回答狄仁傑的問題,又像是自言自語,說道。
“陛下,臣聽聞那一天,陛下已經讓內衛嚴密封鎖了太子宮,他是如何躲開內衛的看守,逃進宮闈的?”狄仁傑問道。
“自然是有人相助,朕現在之所以敢說黃公衡就是李守信,就是因為找到了這個人。”武則天說道。
“原來如此。”顯然武則天並不想透露“這個人”的信息,狄仁傑雖然心中好奇,卻也沒有繼續問下去。
“不久之前,內衛已經找到他,朕命內衛將其帶回洛陽,不過昨日朕得到內衛的消息,他擺脫了內衛,不知所蹤,真是一群廢物。”
“陛下,公衡的武功、機智皆是當世一流,他恐怕已經猜測到陛下的用意了。”
“果然,他還在恨朕。”武則天神情落寞地說道。
“陛下,臣倒不這樣認為。”
“哦,這是為何?”武則天瞬間來了興趣。
“陛下乃是堂堂天子,何等威嚴,當初的章懷太子一事,恐怕就在他心中留下陰影,何況此後陛下還發下了海捕文書,恕臣妄言,還請陛下設身處地一想,如果換成陛下,陛下敢輕易回宮嗎?那豈不是自投羅網?”
“這……這確實是朕考慮不周,現在他已經不知道躲到何處,而朕時日無多,不知道還能不能最後再見上我這孫兒一麵。”武則天說道。
“陛下,不如將此事交給微臣。”
“哦,懷英有辦法?”
“姑且一試吧,當初他不過十歲幼童,就能夠躲開內衛追捕,現在想要找到他,臣隻能盡力而為。”
“也罷,朕會讓內衛將相關的消息傳給你,懷英啊,你此前說朕是女人心性,所以懼怕鬼神,事實證明,此事是你錯了,不過今日,朕以一女人的身份懇請你,一定要找到他,在朕死之前。”武則天說道。
“陛下,在此之前,還有一事。”
“你是想問朕會如何安排他嗎?”
“是。”
“朕欲賜其王爵,封一州之地,賜免死金牌,如果他不願意參與朝政,朕也允他遠離朝堂,做一逍遙自在的江湖俠客。”
“陛下聖明,臣必不負所望,找到公衡。”狄仁傑躬身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