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邙山之事(求首訂)(1 / 2)

俗語有雲:生在蘇杭,死葬邙山。

邙山地處中央之山嵩嶽之下,古稱中土,控禦四方,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央為土,邙山地處中央尊位,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是中國風水大師公認最理想的魂靈安息之地,如果把曆代帝王、王侯將相、王孫佳人、僧道名人的墓葬全部計算在內,邙山上的墓葬不下數十萬座。

此外,這裏也被認為是中原“龍脈”所在之地。

據傳老子曾在邙山煉丹,後人便在邙山上建其“上清宮”以奉祀老子,上清宮更是天下道教之首。

金兵南下之後,上清宮就比平時要冷清許多,而今日更是異常安靜,除了蟲鳴鳥叫,上清宮中聽不到任何活物發出的聲音。

這是為何?

因為,死人是不會發出聲音的。

上清宮中,血、屍體、兵刃,隨處可見。

而且隻有身穿道袍的道士屍體。

大殿中,三清塑像已經倒在地上,隻有玉清塑像還相對比較完整,其他兩尊塑像已經看不出原樣,碎塊占據大殿一大半的空間,像是有人拿著重物故意將塑像砸壞的。

倒在地上的玉清塑像仰麵朝上,手中的劍上插著一具身穿道袍的屍體,死者的頭發和頭皮被不知何物給強行扯下來,整張臉都是鮮血,身上的道袍殘破不堪,有多處傷口,手中的拂塵隻剩下木柄,顯然死前曾經曆過一番苦戰。

如果有江湖人士在場,仔細辨認,不難認出死者的身份,此人正是上清宮的上清真人。

上清宮的曆代宮主都被尊稱為“上清真人”,都是德高望重的道家修士,這任上清真人已有三十幾年未曾出手,江湖中無人知曉其實力究竟達到了什麼境界,但是當年橫行中原武林的逍遙王,也不敢到上清宮挑釁,由此可見其實力。

可是今天,上清真人竟然被人殺死了,而且死得如此淒慘。

“果然,還是來遲了!”一個持劍人急匆匆地跑進大殿,看到大殿中的模樣,懊惱地說道。

此人正是之前和黃崇在河東分開的名劍山莊少莊主易天道,三天之前,他得到有人要對付上清宮的消息,易天道立刻趕往上清宮報信,可惜還是來遲了一步。

六月,河南地區進入雷雨季節,經常會下大暴雨,而且是持續不斷的下,使得山中經常會爆發山洪,使得原來的小溪小河變成大江大河,今日雖然是難得的晴天,但是山中溪河的水位依舊高漲。

轟隆隆……

溪流遇到地質斷層,奔湧的洪水在引力作用下,傾瀉而下,形成一個巨大的瀑布,猶如戰馬奔騰,氣勢非凡。

瀑布下,一個赤身裸體的身影若隱若現,岩石因為多年河水的衝刷變得光滑無比,常人根本無法正常立足,更何況是在瀑布之下,而那赤身之人卻猶如磐石一般立於岩石上,任由裹挾著泥沙、樹幹、山石的洪水衝刷,怡然不動。

瀑布中,一根足有兩人合抱粗的樹幹隨著洪水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