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零章 遊絲毛雕、再遇(1 / 2)

“果然是比漢八刀更為古老的遊絲毛雕,有點意思。”看著手中花了一千元買來的玉佩,黃崇自言自語道。

黃崇其實無法判斷手中這塊玉的具體年代,但是黃崇勉強能看清這塊玉的雕刻手法,此前古公子和老板之所以沒看出來,倒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遊絲毛雕,主要就是因為這塊玉的表層包裹著一層雜質,如果不是黃崇的眼力足夠優秀,加上黃崇在用刀等方麵本身就是行家的話,也不一定能看懂。

黃崇在陸小鳳和風雲兩個世界都曾經學過雕刻,目的自然不是為了成為雕刻大師,而是為了錘煉自己對於刀劍的運用。

言歸正傳,至於表層雜質的具體的形成原因,黃崇也並不清楚,不過隻要他慢慢的盤玩,這塊玉總會露出廬山真麵目。

盤玉,可以使古玉器的質地呈現特別的變化,猶如脫胎換骨狀若寶石,是古玉器藏家玩家的一大樂趣。

盤玉在中國也有極為久遠的曆史了,甚至還形成了一門專門的學問,盤玉通常分為三種辦法:文盤、武盤和意盤。

文盤是指將玉器放在小布袋裏,貼身而藏,用人體較為恒定的溫度溫養玉器,一年以後再在手上摩挲盤玩,直到玉器恢複到本來麵目。

文盤耗時費力,往往三五年的時間也不能奏效,如果是入土時間比較長的玉器,盤玩的時間往往是十來年,甚至是數十年,清代曆史上曾有父子兩代窮其一生盤玩一塊玉器的事。

武盤相對速度快一些,是指通過外力的力量,不斷盤玩,以求盡快達到玩熟的目的,比如用舊白布包裹後,日夜不斷的磨擦,大約一年就可以恢複玉器的原狀。

因為速度快,所以這種盤法玉器商人采用較多,但武盤稍有不慎,玉器就可能毀於一旦。

至於意盤,就有些玄妙了,指玉器收藏家將玉器持於手上,一邊盤玩,一邊想著玉的美德,不斷的從玉的美德中吸取精華,養自身之氣質,久而久之,可以達到“玉人合一”的高尚境界,玉器得到了養護,盤玉人的精神也得到了升華。

意盤是一種極高境界,需要麵壁的精神,與其說是人盤玉,不如說是玉盤人,人玉合一,精神通靈,是一種極少能有人達到的精神境界。

意盤的精神境界要求太高,武盤又須請人日夜不斷的盤,成本太大,許多玉器收藏家大多采取文盤結合武盤的方法,既貼身佩戴,又時時地拿在手中盤玩。

“倒是可以嚐試一下意盤。”黃崇心中暗道,對於普通人來說,意盤難度很大,但對於黃崇,這並非是不可能,甚至在比文盤和武盤的速度還要快。

“咦,這位小兄弟,你這塊玉倒是有點意思啊。”黃崇拿著玉佩,對著燈光觀賞,一個老爺子經過,出於好奇,正巧看到了,便出言說道。

老人家麵帶和善的笑容,穿著一身略顯年輕的運動服,非富即貴,手中把玩著一塊玉。

“哦,老人家您是看出了什麼?”黃崇問道。

“人老了,視力也不好用了,小兄弟要是不介意的話,到我的店裏麵喝杯茶,怎麼樣?”老人家邀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