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還真是熱鬧呢!”看著人頭攢動的夜市,黃崇說道,雖然這裏的人流量比起潘家園和琉璃廠還頗有不如,但是那畢竟是京城,這裏能夠有這個規模,那也是相當難得了。
“現在坪洲的夜市文玩市場,那也是國內數一數二的文玩交易市場。”石三兒說道:“這裏每天都能夠彙聚一大批商人,還有很多流商之類的,這些人四處亂竄,到全國各地收貨,又到各地出售,所以這裏的東西每天都在變化,有人買走,有人賣入,非常熱鬧。”
“走,看看去!”
流通多了,寶貝自然也就多了,當然這需要眼力,總體來說,好東西是少了,撿大漏,是越來越難了。
“好多古錢幣。”他們來到一個攤子,堆著一堆的古錢幣。
“大多是五帝錢。”黃崇翻看了一番之後說道,所謂的五帝錢,是清朝五位皇帝發行的錢幣,分別為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和嘉慶通寶,這些也是存世量最多的銅錢。
說實話,很令黃崇失望,都不是什麼好貨,不過想來也是,如果是好東西的話,怎麼會堆放在這裏呢。
這些銅錢,很明顯就是這位攤主從別的小販那串來的貨。
依照黃崇的經驗,古玩街上販賣古錢幣的攤主不少,不過大多數都是後來偽造的,當然真正的古錢幣也不是沒有,但那些大多隻是普通貨色,就像現在攤子上的這些。
這些清朝的銅錢都不是什麼稀罕貨色,就算有願意收藏的,收藏一套也就算了,所以大部分像五帝錢這樣的普通銅錢,就一直在市場上流轉,根本賣不出去多少去。
眼前這個攤主會有那麼多五帝錢,倒是讓黃崇比較驚訝,難道是個棒槌?
雖然這裏的古錢幣不少,但是黃崇很快就翻找了一遍,大多數是普通的貨色,但是畢竟數量多,總會有些好東西,黃崇就挑出了好幾枚,直接拿在了手中。
“這位小兄弟眼力不錯,這些都是清朝的銅錢,都是好東西,正宗的古錢幣。”攤主看到黃崇的動作之後,說道。
“嗬嗬,老板,你這話就沒意思了,這五帝錢誰不知道啊。”黃崇說著將自己挑中的古錢幣在地上一字排開:“我也是一時興起,打算收藏一套,老板,出個價吧!”
“這位兄弟是行家啊。”老板豎起大拇指說道:“這些銅錢裏,就這幾枚是好東西,你這隨手就都給我挑出來了!”
“嗬嗬。”眾人笑了笑。
老板卻並未生氣,拿起銅錢,說道:“這些銅錢可都是我這些錢幣中的精品啊,像這枚順治背‘東’字可是很少見的,而且這枚錢幣的品相這麼好,不管是光澤還是字跡,都是那麼完美,這樣的順治通寶可不多見咯。”
黃崇點點頭說道:“順治的背‘東’字和‘寧’字,還有康熙的背‘昌’字和‘臨’字,都有點收藏價值,老板,開個價吧!”
黃崇挑出來的這些錢幣,無一例外,都是滿漢文錢,麵文“順治通寶”漢文,背文紀局名,左為滿文錢局名,右為漢文錢局名。
順治十七年,戶部商議決定重開各省錢局,除寶泉、寶源兩局所鑄製錢仍為滿文錢局外,其它各省錢局所鑄錢背文,都為滿漢文錢,共有十二局,即“臨、寧、原、宣、同、江、東、河、薊、昌、浙、陝”,此種錢式製作較好,但鑄量最多,存世也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