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歡象棋,可下了幾十年還是和初學者一樣。”
“遊戲而已”說完,我便欲起身離開。
“是啊,全當娛樂。”她柔情似水的語氣宛如豆蔻少女一樣溫柔可人。
我扭了扭腰,又坐了下來。
“可是,阿姨,你為什麼一個人下棋?朋友還沒來嗎?”
“沒有,就剩我一個啦。”
“一個人不無聊嗎?”
“習慣了。”
翻湧的熱浪在這一襲蔭涼下煙消雲散,在這片小小的世外桃源裏她向我講述了她自己。
回憶韶華,我這個書念得太艱難了。早在我小學畢業之前,就對即將到來的初中生活滿懷期待。那時的印象裏上初中的哥哥姐姐一定很懂事,一天到晚地卯足勁學習。
我很厭惡當前的環境,臨近畢業,班裏的學習氛圍很差,考不上的就放棄了,每天埋頭睡覺,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好學生在用功讀書。感覺這不像學習的地方。從前老師管的嚴,課上少有人搗亂,即便是有人走神,老師也會把他叫回來,現在老師也不管了,每天講完課就走。六年前師生間一起談笑風生的日子一去不返,真是令人感慨。
小學的最後時光就這樣緩緩淌去。走出小考考場,仿佛剛戰鬥完的士兵,如釋重擔,真是輕鬆極了。一出學校大門,放眼望去,人頭攢動,黑壓壓的一片——盡是些等待焦灼的家長,本來這是一片空曠地,竟因此而嗅到一絲濕潤的空氣。耳邊時不時傳來“考的怎麼樣、發揮好了嗎”之類的問候。我不緊不慢地找父母,終於在天橋旁聽到媽媽喚我的名字。
“寶珠,終於考完了,發揮的不錯吧?好好放鬆一下,媽媽帶你去吃好吃的。”媽媽歡欣鼓舞地說著,好像考完試、卸下重擔的是她。
還沒等我回答,她就拉著我過了天橋,在馬路旁打了輛的士。
媽媽平時非常注重養生,很少開葷,在家常吃小蔥拌豆腐、豆角燒茄子之類的素菜,今天卻破天荒的為我點了一個魚香肉絲。
之後的日子沒有考前的轟轟烈烈。平平淡淡一天又一天,就像涓涓細流一樣靜靜流淌。
在開學前不久,我還在想象我心馳神往的初中生活。
聽大人們說上初中很累的,每天要學十幾個小時。不過沒關係,我不怕累。記得小時候不愛學習,每天就知道玩。後來,有一次班主任開家長會,結束後一大群家長圍在一個小女孩兒身旁。
“這孩子考的真好”
“不知道人家父母怎麼教的,改天得問問人家,多好的孩子。”
……
人們對著她交口稱讚,溢美之詞不絕於耳。我就坐在她旁邊,心裏五味雜陳,畢竟我考的不好。
回家之後媽媽就開始叫罵了,然後又是一頓懲戒性的毒打。其實,我當時就能理解媽媽——因為她是我的數學老師。別人的孩子都能教好,而自己的卻這麼差勁,相信換誰都不好受吧。她是多麼希望我優秀啊,當初她帶的四年級,學生到了那個年紀大都比較聽話,不像二年級的淘氣包一樣愛搗蛋,她卻主動要求和我的老師換班帶——目的就是為了我。
從那以後我就開始認真學習,起碼不能讓媽媽丟臉。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學習是為自己有更好的將來。
開學的前一天有個新生見麵會,未知和期待不斷擾亂著我的思緒。第一次見麵,去晚了會很尷尬的。
“唔,看來我來的太早了。”教室裏就我一個人。黑板上用美術字寫的“125 後會有期”幾個大字格外顯眼。畫的像朵花一樣,一定是段很美好的回憶吧。
桌子七零八落的擺放著,上麵積了一層厚厚的灰。待會兒再打掃會耽誤時間的,那就我來收拾吧。掃帚和拖布來回揮舞,忙活了四十多分鍾,再把桌子擺放好,教室終於煥然一新了。
第一個到的是班主任。
“哎?教室這麼幹淨呀,是你打掃的嗎?”她一邊說著一邊走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