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秘書帶劉立杆進了董事長辦公室,和董事長說明了來意,董事長拿著劉立杆的名片,看了一下說:

“《人才信息報》?我怎麼從來也沒見過這個報紙?”

“您怎麼可能會見過這個報紙,董事長,這報紙就不是給像您這樣,需要招人的人看的,而是給找工作的人看的,我們這個報紙,雖然說名氣不大,但隻要來海南島找工作的,可是人手一份的必讀報紙。”劉立杆說。

“對,確實,我剛來的時候,也買過幾天。”劉秘書說。

劉立杆把那塊空地的情況和《人才信息報》的銷售情況,向董事長做了一個大致的介紹。

“我們在這個上麵登廣告,會有效果嗎?它能和那個那個,《海城晚報》比?”董事長疑惑道。

“董事長,這廣告雖然是廣而告之,但不同的廣告,還是有自己不同的目標受眾群,如果你們現在,這個球場已經建成,要吸引會員,那您要登我們這裏,我都會勸您,去找《海城晚報》,我們的讀者,都是工作還沒有著落,飯都吃不飽的,誰有能力當你們的會員呐。

“但你們現在,是要招工,那就不一樣了,《海城晚報》和我們比起來,肯定是我們更專業,我們現在每天的印數是十萬份,這個印數,和《海城晚報》不能比,但我們這十萬份,可就是十萬個找工作的人,不需要找工作,像劉秘書這樣的,誰會買我們的報紙?”

劉立杆說著,董事長點了點頭,他看著劉秘書說:“聽起來有點道理哦?”

劉秘書說:“他說的沒錯,確實是這樣的。”

“最關鍵的還有,您在《海城晚報》登三天的費用,在我們這裏可以登半個月了,一口池塘,這半個月的網撒下去,別說魚,連蝦米都撈光了,這半個月,隻要來海南的人才,就都奔您這來了。”劉立杆說。

“有意思有意思,你這個比喻有意思。”董事長哈哈大笑,“我以前,還真的是個捕魚的。”

董事長轉頭和劉秘書說:“那麼,我們先這裏登半個月試試?”

劉秘書說好。

簽完了合同,送劉立杆出去,劉秘書奇怪道:“你是不是知道我們董事長以前是捕魚的?”

“當然,你給我的資料裏,董事長的個人簡介,不是有介紹嘛。”劉立杆說。

“明白了。”劉秘書抿著嘴笑道。

……

半個月,而且是通欄四分之一版的廣告,劉立杆帶著這份大訂單回到報社,立即引起了轟動,隔壁的領導也跑了過來,看到劉立杆就叫,是不是是不是,小夥子,我就知道你會有出息的,好好幹!

劉立杆每天還是繼續洗樓,有兩家以前他接觸過的單位,扣了他,讓他過去,劉立杆又從他們手裏,順利地拿到了兩份合同,至此,劉立杆體會到,自己前一段時間的辛苦,現在開始有回報了。

還是張晨說的對,人家今天沒有需求,說不定過段時間就有需求了,看樣子,隻要給時間,這洗樓的結果就會慢慢顯現出來,這讓劉立杆備受鼓舞,洗樓的勁頭就更足了。

等到劉立杆再送合同回報社的時候,工作人員看到他就笑,和他說,又送合同來了?領導讓你過去。

“什麼事?”劉立杆問。

“好事。”工作人員神秘地笑笑。

劉立杆去了隔壁,領導請他坐,和他說:“小劉,針對你這段時間的表現,我們經過研究,並報請報社領導同意,決定吸收你為我們報社廣告部的正式人員,你看如何?”

劉立杆一時沒反應過來,問道:“這正式的人員,和現在有什麼區別?是不是從此拿名片,就再也不會問我要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