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和鄭煒到了謝總的辦公室,辦公室裏除了謝總,還有一位四十幾歲,身材有些魁梧的中年人,謝總介紹說,這是我的老鄉,張總,對了,小劉,你們原來還是同行。
“張總原來是劇團小生?”劉立杆問。
“你怎麼知道?”張總奇道。
“進來的時候,看你的坐姿就看出來了。”
劉立杆笑道,他們進來的時候,張總坐在那裏,腰板筆直,兩腿分開,腳後跟著地,雙手平攤在膝蓋上,特別是他那雙眼睛,看著他們的時候炯炯有神,在目光轉過來的時候,眉毛跟著就往上一挑,然後恢複如常。
這些,都是訓練出來的,所謂的站如鬆坐如鍾,又所謂的眼到神到,一個戲劇演員,如果眼睛上的功夫不到,那肯定是不合格的。
他們在排《火中練》時,對扮演韓湘子的演員,有一項特殊的技能要求,那就是要能大小眼,韓湘子在喬裝醜僧向林氏挑逗時,右眼睜得老大,左眼縮得很小,甚至連烏珠也看不到。
不是經年累月的訓練,一般人哪裏做得到。
張總這坐姿和眼神,再看他這外形,讓劉立杆一看就知道,他應該是劇團的小生出生。
謝總介紹說,張總原來在他們當地,確實是響當當的小生,後來當了花鼓戲劇團的團長,海南建省的時候,他扔掉好好的團長不做,也湊熱鬧,跟著一大幫老鄉下海跑海南來了。
“現在劇團,已經搞不贏了,劉總應該知道。”
聽謝總這麼說,張總插話道,劉立杆點了點頭,心想,這他媽的,天下劇團是一家,還真是天下烏鴉一般黑,沒有一個日子好過的。
劉立杆向謝總和張總介紹鄭煒,說這是我們的財務副總,北京來的。
“那正好,今天的事,還真和財務也有關係,大家一起聊。”謝總說。
劉立杆和鄭煒坐了下來,謝總和他們說,張總在海城有個項目,現在有資金缺口,想找人合作,這資金的缺口比較大,我就想,隻有你們公司才有這個能力,就讓你們過來見個麵。
老謝笑道,張總還有點顧慮,怕項目不入法眼,我就想嘛,這生意,談得成談不成,談談又無所謂,大家都是朋友。
劉立杆趕緊說是是,謝總開口了,還有什麼話說。
“張總的項目在哪裏?”鄭煒問。
“就在龍昆北路。”
“華銀大廈邊上的那個項目,就是你的?”鄭煒問,他們每天汽車來來去去,對龍昆北路,當然很熟悉。
“對。”
“那項目好像停在那裏,已經造了幾層?好像是十六還是十七層?”劉立杆問。
“十七層。”張總說,“從去年十一月停下來,就沒再開工,三個多月了。”
“資金問題?”
“對,像我們這樣的人,人到了海城,其實關係都還是原來在老家的關係,有一筆銀行貸款,授信都已經下來,但因為行長出了事情,被卡住了。”
“這筆貸款,金額多大?”鄭煒問。
“六百萬。”
“你這項目,到完工,資金的缺口多大?”
“一千三百萬。”
“你現在是要找這一千三百萬還是六百萬?”
“最好是一千三百萬,如果不行,六百萬也可以。”
“項目已經投了多少錢?”
“一千五百多萬。”
“對不起張總,我這話可能有些冒昧。”鄭煒說,“你可以告訴我,你原來投的這些錢的來源嗎?”
“沒有什麼,鄭總,這裏麵有八百萬是銀行貸款,我老家那邊的銀行,還有就是我自己的積蓄和親戚朋友那裏借來的,大頭是我在香港的表姨,她借了我六百萬,要沒她這個錢,我也不敢跑來海南。”
“好,謝謝張總,現在這個項目,土地和在建工程,質押了嗎?”鄭煒繼續問。
“沒有,本來這次,土地要做質押的,但因為出了這麼個事。”
“是同一家銀行?我是說前麵八百萬和這次這個。”
“對。”
鄭煒明白了,前麵的那八百萬,之所以沒有要求土地質押,那是因為一來異地質押的手續和流程比較麻煩,二是,這地在去年,並不值錢,張總拿到這地時,最多也就花了三百多萬,去年的土地也沒怎麼增值,銀行沒有多大的興趣。
那八百萬,張總一是憑自己的人脈,再來就是在當地,找到了有實力的單位,給他做了信用擔保。
現在土地的價格上漲了,銀行要求質押,其實裏麵有追加擔保的意思,這一塊地現在可不止六百萬,如果按眼下的評估價,把前麵八百萬都能覆蓋了,可以讓自己前麵的貸款,也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