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淨心道觀(1 / 2)

張豐突然問:“小盈,我們遊走了大半天,你有什麼感覺嗎?”

穆小盈想了想:“感覺有好多的道人,都在宣傳太平教,救死扶傷,救濟無家可歸之人。”

張豐說道:“距離黃巾起義還有五個月,現在不但是我們顎縣有太平教活動,我們斥候了解到的周邊各縣都有。

前些日子跟你提過的我們修建的道觀,曆時經曆了三四個月耗費了五萬多兩黃金。今天即將完工,要不是錢財短缺耽誤了一個月,早就能建好了。多虧沐蘭縣的開設的十幾個商鋪賺到了錢。”

穆小盈很高興地說:

“那我們什麼時候去道觀參拜。”穆小盈也是信教之人。

張豐與穆小盈來到縣城的東南方向一處寬大地方,遠遠望去,看到一座雄偉壯觀的道觀:

“淨心道觀,是沐蘭縣老道人梁赫起的名字,意指清心寡欲、心靜如水。”

進了道觀,一老道人上前來參禮,張豐和穆小盈趕緊還了一禮。

“主公,如今我們沐蘭村發展到如此繁華,民富縣強,貧道普及民眾清心寡欲、心靜如水,亦符合當今文人雅士世風盛行提倡之清流派。

多少黎民百姓經曆了瘟疫傷寒肆無忌憚,流落異鄉埋骨他鄉。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逃過一劫又一劫。”

張豐:“道長你長期以來為了沐蘭村發展大量招攬流落異鄉之人,功德無量。

可曾記得青山水寨太平教徒,我沐蘭鎮當時遲一步晚到,沐蘭鎮就灰飛煙滅了,更別說有今日之輝煌。

如今太平教徒來本縣大肆發展教徒,我本可以一網打盡他們,但是信仰這種精神的意誌,動用武力是下下策。令你以淨心道觀全觀之力,普照他們迷途知返。”

張豐想起黃巾起義雖然九個月被剿滅,但是黃巾精神一直延續到二十多年。尤其黑山軍的壯大到朝廷都沒辦法出兵平叛,隻好封官平息,所以張豐以心攻心。

梁赫老道長:“主公放心,我淨心道觀百餘人,明日起全麵與太平道教教徒論教。”

張豐聽了心裏很安慰:“梁老道長晉升高級道長,張豐給道長賀喜了。”

梁赫老道長:“經曆行善之舉,我悟道亦透切許多,對於日後修悟禪道晉升大有益處。”

張豐把太平教的問題解決之後,與梁赫老道人辭別。

江夏郡治所西陵郡府內秦頡此時心情十分鬱結。

都尉秦頡懇請道:“太守大人,如若上次我江夏郡出兵同異人攻伐鄂縣,必定攻下縣城了。可惜錯過最好戰機。”

韓說:“初起,本太守亦是有苦衷,江夏郡周邊蠻夷蠢蠢欲動。如今這些好似從天而降的太平教徒洶湧如潮。

治所西陵僅存三十萬兵力,三次攻打鄂縣折損十餘萬。民夫十餘萬,已無力征兵,郡府內剩餘二十餘萬。

如若初起再率領十多萬兵前往鄂縣,偌大的治所數萬兵力一旦出現何緊急情況,叫我如何應對。”

都尉秦頡道:“其他縣裏確實也來報說,有大批太平教教徒活動猖獗。也沒有州府公函來如何行事。依我看,先抓捕一部分咋們隻抓不殺,等候朝廷的旨意,您看如何。”

韓說比較謹慎,但是如今動靜越鬧越大,如果郡府不加以管製,萬一出什麼亂子朝廷州府追究下來如何是好,於是一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