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阿姨,大哥,二哥。”周琳琅笑著叫人,叫到沈曼的時候斟酌了一下,沒有選擇“大嫂”這個稱呼,換成了另一個詞,“姐姐。”
在周琳琅平時的接觸中,年輕人並不太喜歡“大嫂”或者“嫂子”這個詞,總覺得這個詞像在喊年紀比較大的女性。相較於“大嫂”,她們更想人叫她們“小姐姐”之類的,據說這樣顯得更年輕。
果然,周琳琅這個稱呼沒有選錯。她剛說完,就看到沈曼臉上的笑容真成了三分,看自己的眼神也溫柔三分。周琳琅心中暗笑,看來,對於年紀,沒有一個女人會不在意。不過,寧遠的母親看自己的眼神為什麼也會柔和一點,難道她和兒媳婦的關係很好,為大兒媳婦高興?周琳琅沒想明白。
寧夫人:算你有眼色,知道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高攀不上我們家。
寧夫人覺得周琳琅叫沈曼“姐姐”是在示弱,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和寧家的差距,不敢叫“嫂子”拉近關係。因為周琳琅的自知之明,寧夫人決定給周琳琅加上十分,現在寧夫人心中,周琳琅的得分是零分。周琳琅依舊不被她看在眼裏,但至少不再是負分,總算可喜可賀。
周琳琅:可喜可賀個鬼!
不得不說,腦補是一種病,大家都是病友,很容易就相親相愛。
“這是琳琅給你們準備的禮物。”寧遠將提的一堆東西送上,“都是琳琅一個人準備的,我都不知道有些什麼。她也不給我看,說是要給大家一個驚喜。”
這話當然不是真的,寧遠不僅知道周琳琅買的什麼,有些東西還給了參考意見。本來寧遠還準備自己買的,可周琳琅拒絕,他才隻好給意見,而不是大包大攬。在場的寧家人都是過來人,大家就隨便聽聽,也沒有把寧遠的話當真。甚至寧述當年第一次帶沈曼回家的時候也這樣說的,詞都沒咋變,遙想起來,當初的事情似乎還在昨天。
寧迪很懷疑這話是不是寧述教小弟的,還唯恐天下不亂地特意給寧述擠了擠眼睛。當然,他又得到了寧述的一個白眼。
寧述和沈曼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不過寧述是真的冤枉。這些話的確不是寧遠的情商能想出來的,也不是周琳琅教的,更不是寧述教的。寧遠回來雖然聯係了寧述,但也隻是讓徐力送車,沒有說其他的。這鍋還要落在寧遠的那群朋友身上。這些人十分助人為樂,知道寧遠第一次帶女朋友回家見父母,給他弄了不少攻略,都是網上的或者身邊的真人真事。學習後的寧遠自覺地經驗慢慢,對這次帶女朋友回家見父母一事信心滿滿。要不是擔心傷了周琳琅自尊,寧遠還打算來之前和周琳琅分享這些經驗,讓見麵更加圓滿。
周琳琅:幸好沒有!
反正寧遠自認為自己是能掌控整個局麵的王,自信能讓周琳琅和家人都滿意。
寧迪:小弟賽高!
周琳琅和寧家其他人:你瞎啊!不,你倆都瞎!
寧家人都一臉開心的收下禮物,表示對周琳琅的感謝。
“先吃飯吧。”一家之主寧峰先說話,“也到中午了,先吃飯,吃完飯,大家再聊。”
“對,先吃飯。我叫你琳琅吧,來,你挨著阿姨坐。”寧夫人一臉熱情地拉著周琳琅的手,將她拉到自己身邊坐下。“也不知道你愛吃什麼,就讓阿姨準備了一些拿手菜。我本來打算是外麵去吃的,可你叔叔說家裏吃更有家的感覺。我想想也是,平時都在飯店吃飯,反而不如家裏麵吃飯更有人情味。”
周琳琅微笑,表示“阿姨說的對”。
“小遠,你坐琳琅的身邊。琳琅第一次來家裏,有些生疏,你要多照顧一點。”寧夫人吩咐了寧遠,又轉頭對周琳琅說,“琳琅,把這裏當成你家一樣,有什麼就直接說。覺得不好意思就讓寧遠去,別委屈自己。”
“謝謝阿姨,我會的。”周琳琅微笑。
很快上菜,一道道菜做的十分精致,味道也是可口,可以說是色香味俱全。這些菜和星級酒店的飯菜也不差什麼,說是家常菜,周琳琅隻能吐槽寧家的家常不是大眾的家常。寧峰先動筷子,其他人也開始動筷。
寧夫人:“聽小遠說你是南方人,我讓廚師做了一些南方菜,不知道合不合琳琅你的胃口。你嚐嚐。”
寧夫人熱情地指揮寧遠給周琳琅夾菜,周琳琅連忙感謝的吃下去,還表示味道不錯,是家鄉的味道。其實周琳琅內心很平靜,她雖然是南方人,可在外工作這麼多,什麼菜都吃,根本沒有所謂的南方胃口。不過,別人為了自己特意準備南方菜,周琳琅除了感謝,就是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