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目標了,十一點位置。”
頻道裏響起菜鳥的聲音,於成林扭頭看過去,一個黑色小點點正在十一點位置向東飛。他側了側機身,往下看了眼,是一片深藍的海。憑借經驗,於成林斷定不明飛行器是在領空線之外徘徊。
“我切上去!你掩護!”於成林下達指令。
李戰正要加大油門殺過去,聞言及時刹住了動作,“明白!”
於成林向南指報告:“指揮所,洞三三發現目標,完畢!”
“依法進行驅逐,完畢。”南指答複。
“明白!”
殲-7E裝備了多普勒火控雷達,距離三十公裏,完全是能夠發現目標的。但是有嚴格的要求,謹慎使用火控雷達。現如今,殲-7機隊依然停留在地麵通報目標信息,飛行員主要依靠目視發現目標,由地麵雷達站提供指引進行作戰的模式。
僚機就要有僚機的覺悟,李戰在於成林的側後上方跟進,按照慣例占據高度掩護長機的行動。
於成林推油門杆的時候,機身忽然抖動了一下,繼而動力表指針在緩慢回落。不是空中停車,但是他能夠感覺得到動力在衰減,因此不是儀表出問題。
“洞三三報告,我發動機故障了。”於成林很果斷,馬上向南指報告。
南指同樣很果斷,“洞三三,馬上返航,及時通報情況。”
“明白!”於成林很冷靜,他對殲-7比對他女朋友還要熟悉,盡管暫時不知道是什麼問題,但根據戰機的狀態判斷,他有把握飛回去。
李戰在通訊頻道裏聽到對話,他馬上說道,“洞三三,我掩護你返航!”
此時,南指卻是命令,“洞三拐,你繼續執行任務,驅逐不明飛行器!”
“洞三拐明白!”李戰渾身一個激靈,精神百倍。
於成林擔心地說道,“洞三拐,小心點,對方是個老手。”
“明白,請放心!”李戰猛推油門杆,WP-13P迸發出強大的推力,座機呼嘯著直奔那架在領空線附近悠哉悠哉遊弋著的不明飛行器。
李戰顧不上關注於成林的情況,全身心投入到驅逐不明飛行器的行動中。
殲-7的高速性能非常優異,而且機動靈活,設計之初就是為了格鬥而生。李戰所在的訓練基地曾經有一位教員使用殲-7將SU-27拖入近距格鬥,用機炮“幹掉”了對方。
可是,當李戰看清楚目標的時候,他希望自己開的是一架飛豹,或者是其他低空低速性能好一些的戰機。因為目標是一架EP-3偵察機,那是一種使用螺旋槳發動機的基於巡邏機改裝而來的固定翼電子偵察機。
他慢不下來就沒有辦法利用占據對方航線航向的方式驅逐目標。
顯然,李戰既然得到廣空領導的垂青,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確切地說,他是他們這一批學員裏開始形成了個性飛行風格的唯一學員。而通常形成自己飛行風格的飛行員,都有一個共同點——飛行小時較之其他人要多得多。
是的,張威說得沒錯,分到四團的好處是不用進行改裝訓練——飛的都是殲-7,而且是批次更新一些的殲-7E,李戰得心應手。
李戰側頭去看,不明飛行器的尾翼上刷著PR-41字樣,除此之外再沒有任何標識。這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這架飛機威脅到了我領空航行安全,因此必須要按照程序進行警告驅離。
他用世界通用語言英語進行喊話:“PR-41,這裏是中國空軍,你即將進入我領空線,請立即離開!重複,PR-41,這裏是中國空軍,你即將進入我領空線,請立即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