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源立馬跑過來,搶在於成林前麵拿起夜視望遠鏡看過去。李戰把手邊的另一個望遠鏡遞給於成林,自己凝目看向地麵探照燈照射的方位。三轉彎的位置是在塔台的十點鍾位置,從塔台看過去,依稀能夠看清楚那裏的確有一條線狀的雲層相對稀薄的地方。
“張威,說說你的看法。”於成林果斷問道。
張威回答,“我認為可以試一試,張源看了嗎,他意見如何?”
論專業權威程度當然是張源這位氣象學的碩士,不過此時張源依然舉著夜視望遠鏡仔細觀察著。
距離不算遠,李戰憑肉眼能大概看出一些輪廓來。從這樣的縫隙裏穿下來降落,對戰鬥機來說基本不可能。不過對運輸機來說,的確是可以嚐試一下的。最關鍵的還是要看飛行員。
仿佛心有靈犀,張源放下望遠鏡問道,“飛行員是誰?”
“運輸機師的王士貴團長。”於成林回答。
張源的性格不似他父親張四海,但工作作風是絕對繼承了他父親的果斷作風的。他立馬說道,“抓住這個窗口!我建議試一下!”
說完,他跑過去拿過來氣象報告迅速填寫,隨即幹脆利落地簽下了名字。
此時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無比珍貴的,機會稍顯即逝。於成林絕對是果敢之人,也是個敢擔責的人,他直接拿起送話器呼叫運-8的機長。
“王團長,我是於成林,三轉彎位置有一條縫隙,我認為是個機會,你怎麼看?”於成林直接使用了明語。
他用的是“我”,而不是“我們”。
運-8的機長王士貴團長其實也發現了那條裂開的縫隙,正在衡量考慮當中。他的顧慮與李戰的一模一樣,飛機上有一百多號人,由不得他冒半分的風險。此時,塔台指揮員已經提出了明確的指令性建議,說明他所裝載的這批人員和物資對當前的抗洪搶險行動非常的重要。
王士貴回答,“塔台,我認為可以一試,請做好相關準備。”
“明白!”
於成林慢慢放下送話器,看了一眼李戰,李戰猛地醒悟過來,立即摁下警報係統啟動摁鈕,隨即拿起緊急狀態電話下達命令:“各部門一級準備!消防救護執行一號預案!”
這就是相關準備。
刹那間,已經處於待命狀態很久了的各個部門人員立即行動起來。消防人員奔向消防車,已經武裝好了的他們跳上車就走。在另一處待命的救護人員攜帶醫療物資鑽進救護車裏,拉著警笛向預定位置疾馳而去。機場管理處組織所屬員工組成黨員先鋒隊乘坐通勤車緊隨其後抵達預定位置隨時準備投入協助。
大雨之中,跑道一側的草地上,所有的人員和車輛準備完畢,黑漆漆的空中,起落架標識燈兩側的紅綠航燈閃爍著在雲層縫隙裏出現,越來越清晰,運-8搖搖晃晃地下降,突然機身傾斜接近三十度,眾人的心頓時提了起來,牙齒咬得嘎嘣直響。
……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8377/502664334.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