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就是湊巧了嗎,李戰但凡晚幾天到七十三師也就趕不上這一期的青幹班了,偏偏就是前天到的,昨天就給他硬塞進了名單裏。
本軍區擬提拔的青年幹部都必須經過青幹班學習,包含了轄區內所有的軍兵種部隊,隻要是軍區作戰序列裏的部隊單位。所以能到青幹班裏學習的青年軍官們都是興奮的,到處都是眉開眼笑一片其樂融融。
李戰看了花名冊之後吃驚地發現,青幹班絕對名副其實青幹班啊,年紀最大的也不過三十三歲,大多是二十多歲的小夥子。可以想象,這些人日後如果走上很高的崗位,這個班肯定就成了事業的始點。
培訓就培訓吧,多交幾個戰友也是好的。如此自我安慰著,李戰也就沒那麼抵觸了。實際上讓他最為關注的是提了級別後的工資待遇,他始終沒有忘記他還欠著許多錢。拉杆費變化帶來的失落感也因此消散了。
誰能想到,在七十三師開殲-7的拉杆費是每小時二百五,難道就因為是殲-7II型嗎?雖然隻是比在二師的時候少五十塊,可一年下來是不少錢的。
七十三師有多窮李戰是見識了,具體是反映在101團身上的。按規定,李戰過來這邊培訓隻能乘坐列車,坐飛機的話他級別不夠,想坐得自己掏腰包。可是為了讓李戰能趕在開班之前抵達長安,薛向東找場站磨了半個多小時才得到承諾交通費場站解決的承諾。場站太有錢了。
101團太窮了,窮到薛向東的座駕是接陸軍某部的二手貨。
就說空勤灶吧,101團的標準隻有二師的三分之二。這不是團裏克扣,而是上級明文規定的。誰讓你是丙等飛行團呢?
李戰已經料到了未來的日子會比較困難,他畢竟是“大城市來的孩子”,習慣了大場麵大排場大海鮮,一下子進了山,始終是要有一個適應期。
既來之則安之,你不安心隻會讓自己過得難受,什麼也影響不了。這個道理李戰早在入伍的時候就懂得了。
那會兒他師父劉國堅告訴他們:“來了就把心放妥當了專心搞訓練,你不專心吃虧的是你,難受的是你。抵觸情緒是最沒用處的東西,除了影響你的訓練質量。記住,你們什麼都改變不了,等你們到了我這個階段,或許可以嚐試一下改變環境。”
毫無疑問,之於七十三師之於101團,李戰是新人,是新兵,他什麼都改變不了。既然如此何苦自哀自怨給自己找不自在。
軍區諸軍兵種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
深藏功與名的李戰找回了校園生活的感覺,連日常的體能訓練都是十分的熟悉。上午研習政治提高思想覺悟,下午參加討論班會搞體能訓練,晚上打打球搞搞文娛,日子也是過得飛快。
國慶大閱兵的那天,全班集中在軍人俱樂部觀看。
當李戰看到SU-27編隊飛過天安門廣場的時候,心情十分的激動,那是以前的戰友駕駛的戰機,接受了全國人民的檢閱,張雪陽一定在其中一架戰機的座艙裏。想起那個第一次見麵就下戰書的超級富二代張雪陽,李戰也是忍不住心裏歎氣,人和人不能比,自己搞這麼好到頭來得個發配,人家規規矩矩訓練搞得好一直是王牌,還駕機飛過天安門廣場了。
除了這些個人的情緒之外,李戰同時也從分列式的編組情況裏看出了部隊未來的發展趨勢。“合成化”這個名詞被提及得越來越少,說明發展已經到了常態化的階段,接下來肯定是要動大手術的。作戰支援裝備參閱的規模很大,說明了上麵對未來戰爭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就空軍而言,空司-軍-師-團-大隊到軍區-師-團-大隊,後者也已經不合時宜了,未來的空軍甚至可能連場站都要大改掉。精簡指揮層次是必然,建設偏平化指揮機製是趨勢。以戰機類型編製部隊也不再適應未來戰爭提出的要求,混編作戰部隊絕對是唯一的結果。
具體到101團,好吧,什麼時候把那些老家夥們全換掉再來討論編製問題。
改革的浪潮即將撲麵而來,李戰在心裏不斷地問自己是否已經做好了搏擊長空的準備?他如深修的老僧一般久久思索著這個問題。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他還是認為粗暴簡單幹脆利落時不時飆超音速的作戰風格比較靠譜。
無所不破,唯快不破。
三個月的時間眨眼過去,結業儀式之後,李戰告別了同學互換了聯係方式之後,一刻也不停留地趕往機場直飛北庫。
去時初秋,歸來已寒冬。
十二月的北庫,冰天雪地正當時。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8377/500048355.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