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西部-2010”③(2 / 3)

上午十點整的時候,四架轟-6K以間隔五分鍾的頻率次第發射了四枚空地導彈,隨即該四架轟-6K和另外四架一道加快速度保持航向飛行十五分鍾抵達靶區上空。

此時,四枚空地導彈已經全部準確命中了目標,被擊中的位置硝煙未散。機群臨空對那裏進行了地毯式轟炸,足足十二噸普通航彈被轟-6K像雞下蛋一樣投擲下去,二戰時期的經典地毯式轟炸方式再現。

那飛沙走石滾滾煙塵騰空而起的場景充分體現了轟炸機的威力,更充分地證明了在多用途戰鬥機大行其道的今天,專業轟炸機依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依然是空軍最中堅的轟炸力量。

李戰無緣目睹近似山崩地裂的偉大場景,他甚至連轟-6機群也看不到。陳家亮他們向西,他帶著十一架戰機向南。李戰現在擔負的實際上就是踹門的角色,使用反輻射導彈打掉敵方的眼睛,為後續打擊機群打開通道。

這不是李戰第一次打空地導彈,但卻是他第一次使用戰鬥機打空地導彈。殲-7E是打不了空地導彈的,理論上能打空空導彈,比如霹靂,但是他使用殲-7E這麼長時間飛行小時達到了一千小時,發動機報廢了三台,可是打來打去打的都是航炮,而且空靶射擊就隻有當初在二師那一回。

哪怕是後麵二師移交過來的殲-7E改成了殲-7EG,實際上一些能力隻是理論上的,確切地說部隊從來沒有想過用殲-7係列去用空空導彈對付敵人——你要看到目標必須得突進三十公裏範圍內,這是非常難做到的。與其用自己的短處去和別人的長處拚,不如用自己的長處去和他們拚,哪怕是長處對長處。

所以李戰也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次。

Kh-31P反輻射導彈不僅能夠打擊地麵雷達目標,還能夠打擊空中大型雷達目標,比如預警機。但是,無論是SU-27還是SU-30,包括殲-8使用Kh-31的國產化型號YJ-91,都必須要同時掛載電子吊艙,通過電子吊艙指示目標引導導彈進行攻擊。機載雷達通常情況下是無很大作用的。

該型導彈是針對“愛國者”戰區導彈防空係統而研發的,所以針對性很強,對付大型雷達目標沒問題,尤其是以“愛國者”係統為首的北約國家大型雷達的目標特征,但是對付小型地麵雷達目標就抓瞎了。

李戰的01號戰機上麵同時掛載了電子吊艙,問題在於如何配重。Kh-31P重達0.6噸,電子吊艙不過幾百斤,為了保持掛載平衡,李戰不得不在另一側機翼掛載了訓練彈。

如此一來戰機的機動性就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因此一路上李戰都是規規矩矩地飛,尤其注意導彈的狀態,不然一小心通了電自己發生爆炸,達一百公斤的戰鬥部會把他和他的01號戰機都撕成魷魚絲。

“蘭指,洞幺呼叫,我準備進入攻擊程序了,完畢。”李戰確認到達了攻擊點後,呼叫蘭指。

“洞幺,可以進入攻擊程序,鎖定目標再報,完畢。”蘭指一直在等李戰的消息,回複很迅速。

“洞幺明白,開啟吊艙,搜索目標信號。”李戰一邊操作一邊報告。

在他前方八十公裏外有且隻有一處地方正在發出強烈的雷達信號,電子吊艙輕而易舉地鎖定了目標,迅速形成目標參數。李戰給導彈通電,載入目標參數,導彈導引頭開始工作,反複校對目標參數,指示燈由紅轉綠,李戰果斷地摁下了發射按鈕。

服役長達十二年的Kh-31P反輻射導彈脫離掛架,戰機猛地一輕,隨即李戰就看到一道火舌朝著機頭方向飛射出去,長長的尾焰在大白天的情況下也是清晰可見的。

戰機毫無懸念地出現了側傾,李戰壓杆下高度,確認的確是在無人區上空,然後就把訓練彈給扔了下去……

戰機恢複了平衡,他拉起高度轉向西,後麵十多公裏外的機群同時跟著轉向奔赴轟-6K臨幸過的靶區,然後用他們的傳統手藝把所有的航空火箭彈給打出去。

大約110秒後,Kh-31P會命中八十公裏外的目標。後麵的事情就不是李戰能夠左右的了,他也看不到。導彈的導引頭會引導導彈完成接下來的所有工作,一般來說沒有什麼目標能逃得過時速達到三馬赫的導彈追殺的,況且那是地麵固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