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空的領導在交代任務的時候這麼對李戰說,“小李啊,這個戰術情報交互台是個很小規模的信息處理點,就是一個點,三五個人,具體怎麼搞你研究研究,總之花不了多少錢,你從二二八課題裏擠出一點來完全能夠解決掉這個問題。”
想到這裏的時候李戰心裏才稍稍好受一些,隻是一個信息處理點三五個人規模需要的資源不多。藍空領導還是照顧他的情況的,否則直接讓上一個綜合情報中心,他的“228”課題不用搞了,錢全砸進去也不一定夠。
同班機返回北庫的還有張特,藍空司令部的少校參謀,國防科大雙碩士,下部隊就掛少校軍銜正營級待遇,比李戰牛逼多了。藍空司令部一共給李戰撥了三名人員,另有兩名從其他單位趕往北庫向他報到。
民航班機上不好討論工作上的事,兩人就謹慎而客氣地不時的聊著一些社會見聞,一直到下了飛機坐上了裴磊開過來接人的長豐獵豹2030A往場站趕,他們才稍稍放鬆了一些。
裴磊笑著說,“大隊長,三百師的人到處找你,要把你腿打斷。”
“他們好大的夠膽!不是,他們還沒走?”坐副駕駛的李戰餘光掃了眼後排的張特,佯作無所畏懼,猛給裴磊打眼色。
裴磊說,“沒呢,他們飛機還在,人不可能回去的。”
“原來是這樣。”李戰佯作淡定,問,“是了,我回來的消息,就團長知道吧?”
裴磊說,“這個不清楚,是團長通知我接你的,順便送參謀長去坐飛機。”
“參謀長幹嘛去?”李戰問。
難怪沒看到帶車幹部,原來前往機場時馬風在車上,回去了有他在,自然就不需要額外安排帶車幹部了。隻要出車就必須要有帶車幹部,開車的不能是幹部,帶車的卻可以是高級士官或者幹部。和場內通勤是不一樣的。
裴磊說,“回家探親了。”
張特好奇地打量著周遭的環境,似乎對這大漠非常的感興趣。隻要他不對正在談論的事情刨根問底,李戰就是放心的。若是叫新部下知道了自己被三百師的人嚇得往外跑,沒了麵子他這個隊伍就不好帶了。
“團裏還好吧?”李戰問。
裴磊說,“挺好的,就是和三百師的人抄了幾場,有一次差點動手了。”
“怎麼還打起來了呢。”李戰皺眉。
裴磊說,“還不是因為換防的事。”
李戰摸了摸鼻子,很多基層官兵都還不知道他是始作俑者。
客觀地說,憑什麼三百師就不能換到北庫來呢,憑什麼就一定要是七十三師山溝裏啃窩窩頭呢?拋開曆史因素,也暫且把全地域作戰能力放到一邊,換防難道不是調劑部隊之間駐地生活水平矛盾的好辦法嗎?
然而這隻是理論上的可能,實際操作上基本實現不了。這裏麵涉及到的利益非常複雜,關係盤根錯節。從曆史上看,隻有在部隊整編的時候才會出現換防。
甚至出現一個師下轄飛行團一北一南相距數千公裏這種奇觀,也沒有實現整體換防。穩定永遠是壓倒一切的主題。
李戰把問題想簡單了,魯莽地提出了這樣的意見,等於把自己變成了一把刀遞給了空司,空司忙不迭地接過朝三百師亮了亮,三百師頓時就瘋了起來反擊。最終板子打過來還是李戰接著,反正他就一個小小的大隊長,又有塑成了金身,能扛得住。
他也想好了,大不了再忍耐一段時間,反正這批SU-27還能用個一年半載。總而言之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再說了他不在崗部隊的訓練怎麼辦,還有“228”課題等著他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