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情報信息交互意義很重大,鐵公雞李戰打碎牙齒往肚裏咽。】
張特明確說要建地下機室的時候,李戰就開始冒冷汗了。
馬上換季了,山上的風有些涼意的,尤其在這日薄西山的時分,可那汗水是不斷地從李戰的額頭上冒出來的。
張特見狀連忙問道,“大隊長,你臉色很不好還出汗,身體不舒服嗎?”
一下子沒了幾千萬元錢,換你你能舒服?
“我腦子有點亂,讓我想想。”李戰擺擺手走到護欄那邊,眺望著西邊,真的是日薄西山了,掛在遠處山頭上的夕陽映襯著他的心情。
調整了好一陣子,李戰把張特招過來,問這位同齡人,“張參謀,你是技術負責人,跟我說說,這個點建起來大概要投入多少?”
張特從接到任務的時候起就一直在計算,事實上早幾年就有大概的想法了,對預算更是清楚得很,隻不過一直在等條件成熟,主要還是沒錢。涉及到電子技術,大部分錢花出去都是看不到的。你買個飛機有個飛機在,觀感上就不一樣。
“第一期的投入沒多大,主要是基建,可以先搭起簡單的框架,後續再慢慢填充,有五百萬應該就夠了,但是我不懂基建,所以沒法預估基建的投入。”張特說。
李戰瞪著眼說,“五百萬?”
“是的,想想辦法節省點應該是夠的。”張特說。
五百萬還勉勉強強的意思咯?
李戰真是欲哭無淚了,他的“228”課題整個全年的預算也就一千多萬,這一下子無端端的沒了一半,這是要逼他賣飛機的節奏啊!
“要搞這麼大,工作量不小吧,總體規劃呢?詳細設計呢?光是基建設計就得拉一個團隊來。”李戰說道。
張特靦腆地笑了笑,說,“李大隊,其實很多工作都做得七七八八的了,相關的圖紙我都帶過來了。”
李戰猛地想起了路上張特一直抱著不離手的那隻蠻大的黑色密碼箱子。
“其實我們這項工作早在零七年底就開始準備了,我當時剛下部隊不久,負責這個項目。不過當時很多條件都還沒成熟,經費也緊張,所以隻做了一些前期研究。後麵兩三年慢慢進行了完善和修改,形成了現在的方案。”張特解釋道。
我靠,敢情是幾年前的大坑啊,然後我傻乎乎的往裏蹦了是吧。
一開始他還奇怪呢,他對電子技術這方麵是一竅不通的,上級讓他負責此事處處都透著奇怪,現在明白了,人家根本不需要他懂,隻需要負責掏錢就行了。
他也不想想,如果隻需要百八十萬經費,藍空司令部會厚著臉皮打他這麼一個小小大隊長的土豪?
“這麼說,人員是不止你們三位咯?”李戰問道。
張特卻說,“就我們三位的,完成第一期建設後,我們三人就可以維持日常的運轉,係統高度自動化,一個人就可以完成日常工作,我們三班倒很輕鬆。”
看著書卷氣濃重的張特,李戰卻不知道如何接話了。他如果選擇在地方工作,以他的技術實力絕對會在短短時間內成為財務自由人士,生活必定樂無邊。但是他選擇了從軍。
三人三班倒意味著不會有任何假日,意味著一旦有人生命其他二人就必須要延長工作時間。這裏不是打個電話叫個外賣半個小時能送到的大城市,而是祖國大陸西部最北邊的荒漠邊緣。麵對的是色調單一的荒漠,光禿禿的丘陵,一層不變的冰冷設備。最大的困難不是工作,而是無窮盡的孤單。
李戰把雜七雜八的念頭拋掉,沉聲說,“張特,北庫場站的條件很艱苦,環境你也看到了,到最近的鎮子也需要一個小時的車程。你們一旦紮下來,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否則我怕你們扛不下去。”
“李大隊,你盡管放心。來之前我考慮好了,向我們處長立了軍令狀,不把北庫中心建起來我不會離開。”張特堅定地說道,很樂觀,笑了笑,又說,“你們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
李戰很是感慨,誰說搞技術的沒狼性,知識分子狠起來連自己都打。
“好,我們簡單分下工。技術方麵我不懂,你全權負責,但是戰術運用方麵得聽我的。”李戰說。
張特說道,“處長交代過,到了北庫你是我的上級。”
李戰苦笑著說,“我和你實話說了吧,我不知道藍空首長是怎麼考慮的,我本來以為頂多就是二三百萬的事情,想想辦法是能從我的課題經費裏勻一些出來的,有名目在問題不大。”
“可是幾千萬,幾千萬啊,整個課題的預算都沒這麼多。真的不是上麵是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