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戰聽清楚了,居然是一千二,驚訝極了,“這不是比蘇兩七殲十的都要高了嗎?不能吧?”
“真的。”朱煒神神秘秘地說,“我們現在也搞電子偵察嘛。”
李戰眼珠子滴溜溜地轉著動心了。一千二這是SU-30MKK的標準了,他徒弟姚東明給他打電話拜年的時候他問了一嘴,姚東明去年飛了三百多小時,小四十萬到手。他的飛行時間是姚東明的兩倍,但是拉杆費卻不成正比。為此他還唉聲歎氣了一陣子。
果然是有錢人越有錢,窮人要騰達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怎麼樣,我等下就給旅裏去函。”朱煒說。
李戰真想答應下來,一千二啊,要什麼三代機,不過他最終還是緩慢而堅定地搖頭,沉聲說,“還是算了,隊裏任務很重,我不好離開崗位太久。”
“好吧,意誌如此堅定的人太少了,大隊長你是其中之一,我很佩服。”朱煒誠懇地說道。
李戰擺擺手滿臉沉痛。
到了地下轉過幾個牆角來到了資料室,陸軍某部的路中校和一名著便裝的年齡相仿的男子在裏麵低聲說著什麼。
“李戰,又見麵了。”路中校起身和李戰握手。
李戰很詫異,“首長好!是您啊!”
當時三河抗洪的時候,給李戰下達命令駕駛殲-8FR炸泄洪口的中校軍官就是這位路中校。沒想到時隔兩年在北庫又遇上了。
“介紹一下,這位是測繪局的工程師樊增勝同誌。”路中校向李戰介紹便裝男子。
樊增勝扶了扶眼鏡,有些拘束的和李戰握手,“李大隊長你好。”
“樊工你好。”
路中校說,“閑話少敘,談任務吧。”
示意大家坐下,路中校指著平鋪在桌麵上的北庫地區地圖說,“這次主要是協助測繪局這邊搞測繪,地麵這邊的勘測工作已經開始,我們陸軍部隊提供協助,空中測繪就要依靠你們了。樊工詳細介紹一下情況吧。”
原來是要搞地形測繪。
在軍隊序列裏有一類鮮為人知的單位,連軍中大部分官兵都不知道他們的存在。測繪單位是其中之一。測繪局是總部直屬單位,擔負著的是全軍所有作戰地圖的繪製工作,標準也是他們製定的。作戰地圖有多重要眾所周知,體現我軍指揮員決勝千裏之外的經典畫麵裏地圖一定是最重要的道具。在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裏,紙質作戰地圖是指揮員指揮作戰的最重要的依據。
雷達部隊、電抗部隊這些與電子有關的單位的保密級別很高,在軍中是第一類保密單位。在許多官兵眼裏這些部隊已經足夠神秘了,可是和測繪單位相比,這中間又差了一個級別。
某些分列式上大家能看到機動雷達車、通信車甚至電子對抗部隊的裝備,但是測繪車一類的,就算拉出來展示也一定是蓋得嚴嚴實實的。
從另一個角度打比方來講,判斷A國是否要對B國開戰,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判斷依據是A國是否開始對相關地區的地形展開針對性的測繪。六十年代某國在開戰前就使用一切辦法悄悄的搞清楚了相關地域的地形,並且利用軍事交流的機會偵察了對方的部隊現狀對對手的實力有了準確的了解。因此才在後來的戰事中摧枯拉朽地橫掃了對方。
總得來說,地形測繪非常非常的重要,哪怕未來衛星網絡係統能夠給予指揮員實時的地形地貌信息,但作為重要的第二手段,保持紙質作戰地圖的穩定更新非常的重要。
樊增勝說,“根據上級指示,我們要對現在使用的地圖做一次全麵的更新。地方發展很快,許多地區的地形地貌都產生了較大的變化,部隊使用的很多地圖都失去了準確性,部隊反映很強烈,尤其是陸軍這邊的。我主要負責北庫地區、北庫山脈西部和北部這些區域的測繪。範圍很大,主要依靠李大隊長你們進行空中測繪。”
李戰看了看路中校,說,“搞地形測繪的話直升機更合適,朱煒他們的殲偵八速度太快,實在不行用小型運輸機也比殲偵八好。”
路中校說,“樊工是地形測繪專家,他很清楚情況。你看看北庫山脈西部和北部,全是荒無人跡的區域,情況也複雜。直升機和運輸機都不合適,隻能用你們的戰鬥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