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那麼多年來給你投了那麼多錢給你最好的飛機最充足的航油你打成那個鳥樣,僅僅通報批評可不就是給你留足了臉麵了嗎?
李戰的心情是開心的,采取三軸四餘度電傳飛控係統的殲-10比SU-27SK要靈敏更多。施加給操縱杆的動作能夠得到戰機非常及時快速的回應。當初他改裝SU-27SK被該機靈敏的操縱性嚇了一跳,稍稍壓杆戰機就大角度俯衝,稍稍拉杆戰機就恨不得垂直爬升。原因就在於殲-7使用的是典型的機械操縱係統,拉杆蹬舵就是在做健身,開慣了那破爛玩意兒一下子上SU-27SK,控製不好力度在所難免。
而殲-10比SU-27SK的飛控係統更加的靈敏。
全電傳,四套獨立電傳操縱係統,全自動化,可靠性、靈敏性甩SU-27SK上使用的縱向電傳加橫向機械傳動混合飛控係統九條街。因為有備用仿真信道,即使其餘三條數字信道出現故障,飛行員依然能夠擁有對戰機的完全操縱權力。
當然,整個係統全部出故障這種事情是基本不可能發生的,或者說如果發生了,大概也是挨了導彈。
“注意動作,殲十很敏感的。”坐後艙裏的成達明顯的發現李戰其實想要做一個大角度轉彎,結果沒控製好力度做成了橫滾下高度……
李戰有些尷尬,說,“的確很敏感,還需要適應一陣子。”
第一次飛,有些變形動作在所難免了。
隻是第一次飛就要做大角度動作,也就是成達帶飛,換個人能立馬搶過操縱權返場。
“你先平飛,試一試戰機的加速性能,往南飛,我給你領航。”成達說,拿起小航圖板低頭看了一眼。
李戰回答,“明白,高度不變航向正南。”
放眼望去大地一片綠色,與西部地區的荒漠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且各種山地丘陵到處都是,與西部猙獰粗狂的山地丘陵不同的是,西南山地丘陵顯得溫婉許多,如西部女子與南方女子性格之差。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是這個道理,甚至部隊在某個地區駐紮久了,也會受到當地的一些環境形成的氛圍影響。西部的陸軍部隊的兵們脾氣就比較暴躁上來就幹,東南沿海的相對來說比較喜歡動腦子玩戰術。當然是相對而言,總的來說中國軍隊的傳統作戰性格是延續下來了的。
李戰把油門杆推到底,一平三下的座艙給人感覺就舒服許多,SU-27SK那到處都是儀表的座艙和這個一比那就是破爛貨。
殲-10A的正常起飛重量比SU-27SK輕了將近十噸,又擁有更加強調空中機動性能的鴨式氣動布局,盡管隻用了一台俄方專門為該機改進出來的AL-31FN,但是給李戰的感覺是達到軍用推力的時間甚至會比SU-27SK更短一些。
SU-27SK雙發從慢車位置到軍用推力(加力)大約需要五秒鍾,殲-10A恐怕會比這個時間更短。這樣的加速性能讓李戰欣喜若狂,他是速度唯勝論的堅定支持者,更短的加速時間更快的速度是奪取勝利的不二法則。
至於高達三百米每秒的爬升率……李戰才意識到殲-7、殲-8這些名機真的落後了。之前開SU-27SK沒這個概念,盡管SU-27SK的爬升率也達到了三百米每秒,戰機推重比和殲-10A差不多,但那是雙發重型戰機,李戰先入為主地認為就肯定比單發輕型的殲-7EGG性能要更好。
現在開的是專門用來替代殲-7老大爺的年輕小夥子殲-10A,同樣是單發戰機,感覺上的差別自然就大了。
“好了減速吧,上高度六千左轉九十度。”在戰機到達音速之前,成達叫停了李戰。
李戰戀戀不舍的把油門杆收回來一些,然後中規中矩地左轉同時上高度。再往前開就越過領空線了。
實際上成達挺無聊的,因為無事可做啊。
適應了操縱係統的靈敏性後,李戰的飛行動作在很短的時間裏趨於標準繼而完美,每一個操縱動作都很準確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這是幹嘛來了,開飛機看熱帶雨林風景來了啊!
這小子學得太快了,要不幹脆多教他點?
可是自己又能教他什麼呢?
成達於是就更無聊了。
58377/48668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