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分清楚些好,你的歸你,我的歸我。”李戰沉聲說,“我是越來越害怕看見貴鬆他姐了,吃飯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如果她叫我把弟弟還給她我該怎麼辦。”
胡文兵說,“想多了。幾年過去了,早放下了。劉姐不是不講道理的人,表麵上比較凶,可實際上人很好的。他們一家人都很好。”
李戰自責不已,“她就一個弟弟,在我手裏犧牲了。這個債一輩子都還不了。”
“那就兩輩子。”胡文兵說,“別傷感了啊,老子好不容易過幾天舒心日子你別給我添亂。”
李戰不再言語。
快到烈士陵園的時候,胡文兵問,“是了,張源怎麼樣,幹得還行嗎?”
“他很行,正團了,還是老本行。”李戰說,“他那份和我那份都在信封裏了,他交代過。”
胡文兵說,“你們就是鹹吃蘿卜淡操心,再怎麼說我也是一個月拿小二萬工資的人,能不把貴鬆家照顧嗎?”
李戰說,“你知道我收入多少嗎?”
“多少?不就多點拉杆費,蘇兩七六百塊一個飛行小時。你能有多少錢啊。”胡文兵說。
李戰說,“去年我拿了六十六萬拉杆費。我們是邊少窮地區,拉杆費比較高。主要是我飛行小時多,一年搞個七八百小時很輕鬆。”
胡文兵瞪著眼睛詫異道,“你瘋了。”
“要不然我哪來錢給貴鬆爸媽買房子。”李戰聳肩得意地說。
胡文兵更意外了,“你給他們買房子為什麼不和大家說?”
“我自己能搞掂就不用興師動眾的。”李戰說,“老胡,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和嫂子什麼情況,為了錢的事?”
胡文兵用肘部壓著方向盤拿出煙點了一根,單手抓方向盤另一隻手拿煙抽了兩口,說,“我的事你別管。”
“小孩該上小學了吧,夫妻之間有什麼講不清楚的?”李戰說,“我不管,讓我師父管讓老營長管。”
胡文兵說,“別拿你師父壓我,他是你師父不是我師父。老營長怎麼了,他級別有我高嗎?都是正團他怎麼管。”
李戰說,“你這人別總是級別來級別去的,我少校正營級別沒你高,你敢教訓我試試?”
“我怎麼就不敢……你……你不一樣。”胡文兵怒起要爭口氣,但瞬間泄氣作出了明智選擇。
李戰昂著著下巴放了下來,得意地笑。
一根煙抽完,胡文兵終究是不吐不快的,他說道,“我和她是通過相親認識的。老部隊撤編後大家各奔東西,你說咱們這些人別說回到地方了,換個單位都不定能適應。當年我都三十了,為國盡忠已然不孝,再不結婚生子家裏二老能活活被我氣死。在這種情況之下看著合眼就定了下來。七年多了,有人說這是七年之癢。”
李戰問,“那你到底養了沒有?”
“我癢什麼癢?”胡文兵瞪眼說,“她懷疑我在外麵養女人,夫妻之間如果連這點信任都沒有這日子怎麼過。我是現役軍人啊,她就是沒腦子。”
李戰說,“也許正因為有腦子呢?嫂子怎麼會有這樣的懷疑,你是不是做了什麼事情?”
搖了搖頭,胡文兵說,“歸根結底還是錢的事。她查我賬目,缺口很大,繼而認為我有別的女人。”
李戰正想問缺口是怎麼回事,猛地醒悟過來,然後就沉默了。胡文兵和他一樣每個月都拿出一部分收入來贍養烈屬。這件事情是他們活下來的這些人默默在做的,誰也沒告訴。
就算說了又如何呢?
理解的還好,不理解的一樣是生活一鍋粥那麼亂。
並不是烈屬家中困難因此贍養,更重要的是他們這些小部分幸存下來的人這麼做心裏好受一些愧疚少一分。
開飛機的七人隻有李戰和師姐朱晴瑩活了下來,胡文兵那個部門的稍微多一些,畢竟他們是負責技術支持的,最慘重的是武力作戰分隊,太慘烈了。
從飯館出發到到達烈士陵園兩個小時的路程,這裏已經屬於劉貴鬆的家鄉了,一個小縣城,卻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曆史當中赫赫有名,曾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如今是全國革命老區。
依山傍水的烈士陵園似乎比以前更加工整了一些,許多地方有明顯的人工維護的跡象。這讓李戰感到意外,他記得陵園是沒有維護處的,全靠當地市政部門一年一兩次的維護。
帶著疑惑,他和胡文兵提著祭品舉步走向大門。
原本空蕩蕩的門衛室被修葺一新,最讓李戰二人詫異的是,門衛室前麵赫然豎著一塊紅底白字的警示牌上書——軍事禁區嚴禁靠近。
這個烈士陵園安葬的大多是部隊烈士,這麼說也無錯。
門衛室裏走出來個穿白色背心脖子戴著一條粗大金項鏈嘴裏叼著根長白山的光頭大漢。
“咦,司機大哥?”李戰詫異道。
58377/544832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