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達做了精心的戰術安排,除了三架戰機作為預備隊先一步進入北庫山脈隱藏起來,其餘戰機組成大作戰編隊向北一線推過去。
這隻是佯動,目的在於調動藍軍的行動。
然而,起飛後成達心裏一直不踏實,而且他堅信不是因為跟隨行動的037號殲-7EGG超級版拍攝戰機而不踏實,是莫名的心悸。好像有人在暗中偷窺,那也許來自背後的不懷好意的目光讓人渾身寒毛豎起。
不得不承認成達的直覺非常的精準,此時的1616號殲-16戰機正在用它那強大的雷達搜索能力充當著小型預警機在三百公裏外的萬米高空偷窺著他們的一舉一動,大紅鷹的九架殲-10B組成的大戰術編隊無所遁形。
有時候飛行員的直覺非常的準確。
而有時候在作戰的時候飛行員會下意識的相信直覺而不是儀器。
所以成達毫不猶豫的提前進行了轉向,比計劃提前加速進行規避機動。明明知道殲-11B的機載雷達探測距離不會比殲-10B的遠多少,可成達依然作出了很耗損航油的提前規避機動,戰鬥如果打成膠著狀態己方會很不利。
指揮員的決策顯然是不能完全用理論來解釋的,恰恰是思維比較跳脫的指揮員常常能過贏得更多的勝利。
成達的下意識反應讓他的部隊躲過了鷹隼大隊的第一擊,而且極有可能是致命一擊。
眼看著再有三十秒就能飽和發射了,結果對方跑到了範圍之外。李戰也不覺得鬱悶,順風順水的仗打起來也沒有意思,遇強則強才是王道,你來往我鬥上幾個回合方能充分地發揮磨刀石的作用。
空中偷窺者瞪著眼卻很快什麼都看不到了。目標肯定還在探測範圍之內,但是他們顯然已經進山了,再先進的機載雷達也沒有辦法穿透山體看到背後的目標。
損失了高度的大紅鷹們損失了優勢了嗎?並沒有。成達敏銳的直覺讓戰鬥的天平重新恢複到了相對平衡的狀態,鷹隼大隊的戰場單向透明優勢僅僅保持了不到一分鍾。
發現目標跟蹤鎖定目標指揮戰術編隊投入戰鬥,這個過程再快也需要至少三分鍾的時間才能進入攻擊階段,李戰實在是快不了起來,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大紅鷹們溜了。
雙向不透明的情況下就好比在交戰雙方拉起了一道幕布,各自在一側耍太極打拳擊各種戰法戰技齊上陣,直到某一刻那道幕布突然消失了戰場態勢明朗了起來,誰的那一招奏效了誰的哪一招又毫無意義便一目了然了。
勝利是由指揮員的決策堆積起來的,一個決策接一個決策,任何一個決策都能夠影響到結果,任何一個決策關係到的有可能就是成千上萬的士兵的生死。沒有一顆強大的心髒擔當不了戰鬥指揮員。
此時李戰需要盡快作出作戰決策。
是等待還是繼續前出?
還沒出現的三架殲-10B是作出決策的最大不穩定因素,一旦被他們抄了後路,整個作戰計劃就麵臨著癱瘓的危險。需要用上備用作戰方案顯然不是什麼好選擇。
李戰隻思考了三秒鍾就作出了決定,“深夜酒吧女神,目標肯定會回轉,你們保持航高運動到北庫山脈西側山口,長機打開雷達搜索一下,等候我的指令,完畢。”
“保持航高調整到北庫山脈西側山口,深夜酒吧女神收到,正在開進,完畢。”深夜酒吧女神的長機飛行員唐磊磊回答。
北庫山脈山口是著名地點,在全軍範圍內都是很有名的。這一切是因為當年那裏差點成了李戰的滑鐵盧甚至是飛行生涯的最後一站。因為溝通的關係,當時協助27號雷達站搞聯防的陸軍野戰防空部隊的道爾營使用了實彈,兩批四枚導彈差點把李戰駕駛的037號殲-7E給幹了下來。整個過程恰好被當時跟隨道爾營采訪的攝製組給拍了下來,自此成為內部絕密教材,那位攝影師還因此得了一個二等功,去年升官當科長了。
鷹隼大隊的官兵們自然是知道那個山口是大隊長的成名之戰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地點,平時飛行經過的時候都是要瞻仰一二的,因此對那裏的地形地貌氣象天氣十分的熟悉。
深夜酒吧女神小分隊從低空進入北庫山脈西側山口,唐磊磊謹慎爬升高度後打開雷達進行搜索,但依然沒有發現。
李戰這邊的偷窺狂也依然瞪著大眼睛賤兮兮的東張西望尋找著大紅鷹們的蹤跡。國產新型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優點簡單地說就是工作更加細膩精確了,蛛絲馬跡大多會現出原型來。
但是李戰是第一次在實戰中運用該雷達,實際作戰效果如何他心裏不是很有底氣。關鍵還是對新裝備新技術持謹慎態度。基層官兵是直接使用武器裝備的唯一群體,他們評價一款武器的標準通常是唯一的:好用不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