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架模擬F-16A/B布洛克20的殲-10A戰機從雷達上消失了,李戰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們藏在了山脈的西側,自南向北走向的山脈為他們提供了很好的掩護。
對方以逸待勞並且布下了伏擊網,形勢一下子扭轉了,“武夷山”的主動權悄然換到了“捕鳥籠”的手上。
李戰麵對的將是天羅地網,而捕鳥籠地空導彈部隊剛剛被他用導彈點了名,接下來勢必會發瘋一樣攔住他的。
“武夷山”必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陳飛問,“有沒有什麼好辦法?”
李戰無奈地說,“捕鳥籠的防空陣地數量密度非常高,又是整個橫穿他們的防空火力網,實事求是地說我們沒有任何勝算。空司估計是要看看殲十六的實際表現如何,輸贏反倒是不重要了。”
想了想,他補充說道,“另一方麵可能也有給捕鳥籠地空導彈部隊緊緊弦的意思。”
陳飛說道,“那就這麼衝過去?”
“那不是犯傻嘛。”李戰笑著說,“至少打掉他一兩架戰機吧,我們也可以利用地形地貌作為掩護,做做文章。”
陳飛笑道,“我就知道你有辦法。”
“我要是有電子作戰吊艙說不定能壓著他們打一會兒,現在基本上隻能從低空想辦法了。”李戰掃了一眼儀表台,然後急促右轉掉頭。
此時捕鳥籠地空導彈部隊的值班指揮官郭泰上校也接到了來自上級的情報通報,“武夷山”將會從東邊進入橫穿該部的防空火力網,一場拳拳到肉的空地對抗正式拉開帷幕了。
郭泰下定決心要把顏麵找回來,他請求航空部隊再緊急起飛兩架戰機增強空中攔截力量。接到命令後,駐山脈西側的某機場緊急起飛了兩架攜帶了空空導彈的模擬幻影-2000戰機的殲-10B戰鬥機,和另外兩架殲-10A形成了鉗形,就等著“武夷山”往口袋裏撞。
山脈既是兩個模擬藍軍戰機的“猛龍”雙機編隊最好的屏障,也是“武夷山”戰機最好的掩護物。
最好的戰術是低空突進,盡可能的把被對手發現的距離縮到最短,減少暴露在防空火力網裏的時間。最好的辦法是打掉對手的支援戰機,破掉他們的立體防空網,可以專心對付地空導彈作戰單元。
距離東海岸線二十公裏的時候,李戰把飛行高度降到了五十米海高,機載雷達的反饋信號清楚地顯示前方是著名的中間山脈,最高峰海拔高度有近四千米。靠近海岸線有好幾座海拔高度兩千米左右的山峰,這一塊區域對李戰是有利的,他可以利用這裏的地形進行悄然的潛入,但是總是要出中間山脈的,而中間山脈的西側是無遮無擋的平原地勢。
李戰和陳飛對這一片區域的地形地貌都非常非常的熟悉,確切地說大部分部隊對這裏的地形地貌都了如指掌,尤其是駐東部、東南部、南部等方向的部隊。
另一個優勢是捕鳥籠地空導彈部隊的重點方向是西邊,東邊幾乎沒有防空力量,這對“武夷山”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一點。
李戰二話不說超低空越過了海岸線一頭紮進了中間山脈山區,在北庫練就的夜間山區低空突防能力發揮了作用,後艙的陳飛往往是在戰機緊急轉向之後才發現原來剛才前方是一座大山。那種心驚膽戰就好比玩加速開到頂的俄羅斯方塊,所有的操縱動作都必須依靠肌肉記憶來進行,因為你如果稍作思考飛機也許就會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