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第二道阻攔索(1 / 2)

“五八八,調整好姿態準備著艦。”

按照艦樓一比一建造出來的建築物上,視野最好的是飛行控製塔台,這裏是戰機作業指揮的神經中樞,承擔著地麵調運指揮、進近指揮、起降指揮等一切職能,基本上除了作戰外,所有的指揮都是這裏負責,等同於機場塔台。

除了這裏,艦樓上還有一個非常神秘的部門:情報指揮中心。那裏是作戰指揮的中樞,艦隊老大通常在那裏活動,位置更高,差不多就是在駕駛艙下,便於艦隊老大在兩者之間往返。

飛行控製塔台給繞了一圈回來徐徐下降高度的李戰下達了指令。

李戰保持住下降率,戰機在規定下降航路上,不偏不倚不高不低,可以說是教科書式的。老陳頭抱著膀子站在指揮員身邊,眯著眼睛觀察558的姿態,很滿意的微微點頭。

指揮員是海航某師的一位副師長名喚石陌影,很女性化的名字,卻是一個敦厚的山東漢子。他是第一批教員,自然也是第一批通過了陸基模擬飛行甲板起降考核的飛行員,張雪陽那一批人是就是他們手把手帶出來的。

石陌影知道588上麵的飛行員是陳總的學生,偷空笑道,“陳總,你這個學生水平很不錯,到現在為止所有動作可以說都是教科書式標準。”

“這小子不是一般人,在訓練基地的時候就入選了空軍人才庫。”老陳頭自豪的笑道,“下部隊三年多立了八個一等功,很不簡單。”

石陌影當然知道來了一個“八個一”飛行員,免試特招,想不知道都難,但是他對李戰這個名字也僅限於聽說過,低空突防是李戰搞出來的戰訓方法和標準,但是部隊在對戰法宣傳推廣的時候是沒有提個人名字的,除非牛逼到像郭興福那樣的神人,那倒是可以以名字來命名戰法。

郭興福教學法在當時那個年代的意義有多重大?

打個簡單的比方:原本完成一個單兵的訓練如果需要一年,那麼郭興福教學法出來之後隻需要三個月。可能不太恰當,但在六十年代郭興福教學法的意義就是這麼重大。在當時的環境下可以說是為部隊組訓打開了一扇新大門。

影響有多深遠呢?現在陸軍單兵綜合演練科目就是在當年郭興福總結出來的基礎上優化而來的。單兵綜合演練是衡量一名步兵戰士綜合軍事素質的唯一科目。

基層軍事幹部、院校教員等中下級軍官如果能評上一個“郭興福式教員”,那前途基本無憂了。

李戰顯然沒法和郭興福老前輩比,他也還沒有達到那個高度。本身低空突防就不是什麼新戰術,他隻不過是進行了優化以及找出了針對性的訓練方法罷了。就是說這件事大家都知道做了有好處可是諸多顧慮,然後李戰第一個去做了。

他是這麼一個意義。

隔著軍種就隔了很多消息,石陌影不了解李戰也不足為奇了。

石陌影早就想好好的打聽一下李戰的八個一等功是怎麼回事了,隻是根本騰不出時間來,現在也不是閑聊的時候,所以暫且把好奇放下來。

不到三十歲下部隊三年多榮立八個一等功,這樣的詞語組合在一起怎麼看都是不常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