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謀說,“指揮長,李少校下個架次應該可以上實降了。”
“沒那麼簡單。”石陌影指著爬升起來又開始繞飛的588號殲-15戰機,說,“這一次條件很好,無風,氣流穩定,運氣的成分很多,還有六次模擬著艦,標準是七次全部達標,你覺得他能第一次就能飛個全中嗎?”
石陌影又笑著對老陳頭說,“陳總,你怎麼看?”
老陳頭嗬嗬笑道,“沒準這小子還真能給咱們一個驚喜。”
“肯定能的。”參謀馬上說道。
石陌影和他的助理參謀真的這麼認為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首次實操大滿貫不是沒有可能,但是石陌影和助理參謀不不相信的。經曆得越多的越不相信,正如中年人通常不相信愛情。助理參謀是被淘汰後選擇轉入地勤專業的,他原來也是飛行員中的佼佼者,究竟是什麼樣的打擊會讓他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地轉入地勤專業,實際上完全可以發揮想象力。
可是他們為什麼要這麼說?
因為老陳頭在邊上,而正在實操訓練的飛行員是老陳頭的學生。助理參謀表現得更加明顯一些,因為他對李戰的了解比石陌影還少。之所以認不管不顧的表示堅決相信李戰能夠來一個大滿貫完全是為了博老陳頭的歡喜。
這時誰要是表達出不相信李戰水平的意思,誰敢保證老陳頭不會在心裏記上一筆。
飛鯊總教員是什麼職務且不管,陳正偉是已經確定了的飛鯊部隊政治委員,和部隊長同樣是一把手,在他麵前誰都會下意識的生出“讓首長開心”的心思來。
軍中也有“裙帶”,不然“老首長老部下關係”怎麼就代表了一定的意味。
因此,石陌影也好助理參謀也罷,包括其他崗位人員,都從來沒有想過會有這麼一位飛行員在第一次實操就能飛個大滿貫這種可能,因為這種可能幾乎沒有可能。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大家相信是有可能的,畢竟李戰已經體現出了非常強悍的實力來。
所以大家相信李戰第一次實機訓練的成績不會差,但是同樣也不相信李戰能飛一個大滿貫出來。
如果陳飛在現場,他一定會跳起來大喊道:“李戰會贏!我坐莊誰敢賭!”
可惜沃土飛訓基地所有人都並不知道李戰在過去不久駕駛1616號殲-16做過的驚人之舉。
“第二次,五八八,風向270,每秒三米,三號著艦方案。”石陌影在588第二次加入降落航線之後這麼對李戰說。
每一種著艦方案包含的是不同的數據指令,飛行員隻需要根據飛行控製塔台的指令把戰機姿態調整好即可,屬於被動執行降落指令。如果出現不在任何一種方案中的客觀情況,飛行控製塔台會把詳細的數據報給飛行員,比如襟翼應該在什麼位置。
剛才無風,現在是西風三米每秒,對應的是三號著艦方案,李戰幾個簡單的動作就完成了飛行姿態的調整,確認無誤後回複塔台,隨即按部就班根據指令和甲板著艦指揮員聯係,然後是勾阻攔索著艦動作。
588號殲-15第二次觸地,尾勾勾住了第二道阻攔索,重新拉起來的模擬阻攔索,然後幾乎和第一次一樣蜻蜓點水一般在跑道上滑行了幾十米後拉起複飛。
“謔,又是第二道。”參謀收到現場報靶員的消息,略微驚訝的笑道。
石陌影也有些小吃驚了,“又是第二道,陳總,李戰同誌很不錯啊。”
他的確是佩服的,第一次風力條件非常好,現在這一次卻有一點點難度了,有三米的側風,飛行員降落過程中要不斷輕微的操杆蹬舵讓戰機保持規定的姿態,這就很考驗技術了。
當然,能入選飛鯊的飛行員都是數一數二的精英,這樣的要求對他們來說並非很難的事情。可是在此前提之上要確保尾勾勾住第二道阻攔索那就不簡單了,意味著降落姿態和位置是和前一次幾乎一模一樣的。實機飛行不是圖上作業更不是電腦模擬,需要考量的因素非常多,能夠影響戰機飛行姿態的因素同樣非常多。許多影響因素並不能完全的由飛行控製塔台或者著艦指揮員來處置,更多時候依靠的是飛行員的經驗和技術來通過操縱消除隨時可能出現的小誤差。